第313章 遼陽動態(第2/4頁)

韓德樞道:“莫非耶律屋質這次來……是打算趁著天策內部不穩,想要攻其罅隙?”

韓延徽道:“自龍驤西巡、燕京不穩的消息傳來,東京的確有這樣的聲音。你知道,那些老契丹對張龍驤是有多麽的仇恨的,若能趁機復仇,很多人不憚冒險的。”

“反攻天策?”韓德樞叫道:“這可是自取滅亡之道!地皇後不會也這樣想吧?”

他這個著急,還是泄露了他心中的傾向——作為在遼國成長起來的人,他還是不知不覺將遼國放在了第一位。

韓延徽微笑道:“放心,真作這樣打算的,都是些不入流的老契丹。地皇後從來都是主張休養自守、以待時機的,不過朝中有不少人,卻是有心利用這次天策內部不穩的機會,整理整理內部。”

張邁在燕京時,天策巨大的威脅始終是懸掛在契丹頭頂的一把利劍!以至於契丹雖然分成三派,卻是三派誰都不敢妄動。這個情況,身在局中的韓德樞自然是很清楚的。

韓延徽又道:“之前地皇後一直想要整合國內亂局,卻怕牽一發而動全身,給了天策可乘之機,但現在這形勢,卻正好著手梳理一下各派。所以地皇後才下了嚴厲的命令,喝令耶律察割以及拽剌兄弟等重要將領入京朝見。”

韓德樞道:“原來耶律察割入東京,是地皇後下的命令啊。”

“是。”韓延徽道:“地皇後這道敕令是密令,是希望讓別人看到耶律察割自己入京,有利於契丹人的團結,不過敕令卻是十分嚴厲的,耶律察割若不奉旨,那就得做好真的叛變的準備了。”

韓德樞聽到這裏,已經有些明白最近東京城的走向了。

韓延徽又道:“大遼三派如果真的能夠統合起來,一致對外,那遼國在東北就真的穩定下來了。只要熬過天策風頭最盛的幾十年,熬到張邁這一代人都老死,那東北的割據就會持續下去,這是地皇後的判斷,也是為父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地皇後她必須借助我們漢臣的力量,這對我們漢臣也是有利的。還有,耶律朔古估計近期也會來東京。”

韓德樞道:“這樣一來,那東京,可就要風起雲湧了。”

韓延徽道:“正是。”

……

第二日,韓德樞就聽說耶律察割進入遼陽府。他只帶了三千兵馬,且都駐紮於城外,自己與拽剌兄弟等幾個重要將領入城。地皇後倒是十分恩重,專門給他賜了府邸,以待朝見。

張邁西巡以前,述律平就像一個糊裱匠,對遼東這個到處破風的爛屋子這裏糊一下,那裏裱一下,對南北兩派都顯得十分委曲求全,張邁西巡以後,述律平逐漸恢復了往昔的強勢,以耶律察割的跋扈,竟也不敢正面違拗她。

當天晚上,述律平便先召見蕭翰、蕭緬思、耶律屋質和韓延徽,蕭翰韓延徽是執政宰相,蕭緬思耶律屋質是掌軍樞密,韓延徽在眾臣中排行位置僅在蕭翰之下,對於這個位次,韓延徽還是頗為滿意的。

四大重臣行禮之後,述律平開門見山地便說:“耶律察割來了,我打算三日之後召見他,封他為東北兵馬大元帥,從此長居遼陽府,為我中樞掌軍重臣。”

四大臣一聽都是心頭一凜,知道地皇後這下是要來真的了。

契丹東遷以後,實際控制的疆域只剩下東北,但遼國在公文上還是不肯承認這一現實的,所謂的大遼,仍然是領土覆蓋東北、漠北乃至西域的國家,在安置邊緣化勛爵的時候也還有不少漠北招討使之類的官職。東北兵馬大元帥,那相當於是東北方面全境的軍事統領了,地位自然極高,以當前遼國的形勢而論,離天下兵馬大元帥也差不遠了——但是四重臣誰都知道這是明升暗降的把戲。

韓延徽沉吟道:“欲調邊境重將入主中樞軍務,需有個名目。”

述律平道:“天策之主西巡,國內空虛,朝堂混亂,據桑維翰的請表,長安、太原都有舉旗之意,徐州亦是不穩,孟蜀、漠北更將有變,此外,李齊也願意為我大遼海上之援,我打算借此時機對天策用兵,只是要對外,先理內,國內軍馬必先統合,這主軍大帥,便非耶律察割莫屬。”

韓延徽是主張東北自守的,但也明白述律平此舉並非真的要進攻天策,只是借這外勢來統合如今遊離於遼陽府控制外的混同江兵馬罷了。

蕭翰道:“東北兵馬大元帥,此爵極高,耶律察割得此敕封,必定感激涕零。”

韓延徽道:“雖然如此,卻需要未雨綢繆,以備不測。”

述律平道:“諸位放心,我已向朔古詳穩去令,三日之後他就會率兵抵達。”

韓延徽道:“如此甚好,有朔古詳穩在,料來東北兵馬大元帥便必能平安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