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攻占之後(第3/3頁)

郭洛雖然以大唐子弟自居,但他生於西域,心中的帝國可不一定要在中原建都,因此視野與範圍也就與魏仁浦大不一樣!

“不止錢糧問題啊!”魏仁浦道:“軍士遠戍,如何能有恒心?從中原到這裏,來回的路程經年,就算糧餉可以本地籌集,但一二代人以後,中原新軍必以到河中遠戍為憂患。”

郭洛笑了起來:“為什麽是遠戍?難道就不能讓我們的軍士在這裏落地生根麽?”

魏仁浦一怔,猛地想起西周分封殖民以經營天下的故事來——以他的智慧,非是見不及此,只是一向的中原本位思考方式,對他造成了一些思維上的盲點罷了,這時一聽郭洛這樣說,馬上就明白了過來。

魏仁浦低了低頭,他已經知道郭洛的主張是什麽,也認為這個主張和他心目中的新朝藍圖有很大的出入,卻很難說自己心目中的藍圖就更加高明,如果是這兩份藍圖一起擺在張邁面前,除非張邁本身的打算就傾向於魏仁浦,否則郭洛無論是親近還是地位,都肯定能夠占據絕對上風。

馬繼榮的見識深度不如郭、魏二人,政治手腕頗為高明,但恢弘大略則有所不如,但他也是個聰明人,這時已經隱隱揣摩到了二人的分歧,然而他卻不說話。

張邁轉問郭威,郭威遲疑著,終於道:“薩圖克一戰之後,西線未必便需要多少精兵。而東方正需要大量人馬。精銳空懸西線的話,對東方會有影響。”

本來張邁問他的是眼前之事,但他竟馬上就考慮到將來的東方!

張邁卻點了點頭。

郭威又道:“不過,若以長久而論……則……”

“則如何?”

郭威道:“殖邊者不必是精兵,甚至不必是兵,悍民乃至囚賊都可以的!”

張邁一聽,聯想起後世西方殖民者的經驗,猛的大笑了起來——雖然大帳之內,聽得懂他這笑聲的,不過三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