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雙動手(第4/7頁)

到後來秦始皇一統六國,就開始派大將蒙恬北逐匈奴了,秦始皇又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下大力氣築長城萬余裏,以防匈奴南進。諸位,始皇帝一統六國,武力強大,可他依舊要築長城以禦匈奴,匈奴對中原的危害由此可見一斑。

之後,漢劉邦被困白登山,被迫采用和親之策,將公主嫁與匈奴單於才得脫險,此時,北方魔影便頻頻出現於中原了。為了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漢高祖、文帝、景帝一直采取屈辱的“和親”政策,每年送去大批財物,但是就算這樣,也無法滿足匈奴無止境的貪婪欲望,他們時不時的還要南侵,擄我子民,害我百姓。

到漢武帝時候,終於積蓄了足夠的國力,為了擺脫匈奴貪得無厭的敲詐勒索,發動反擊,將其驅逐到大漠以北,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汗庭。可是到了三國時候,烏桓又來侵略,曹操北破烏桓,這群狼才算是偃旗息鼓了一陣。等到晉末八王作亂,中原疲弱,他們又來了。

匈奴入侵,奪取長安,北方遊牧先後在我中原建立了十六個王朝,他們不僅奴役我漢人,甚至對漢人趕盡殺絕,我漢人幾欲亡族滅種啊!這時候,是冉閔發布《屠胡令》,號召中原男兒,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無日不戰,最終將氐、羌、匈奴數百萬人逐出中原!”

這位柳山長跟說書先生似的,聲情並茂地講述了當時漢民族面臨亡族亡種的危險境況,又大講冉閔當時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和當時戰爭的慘烈情形,直聽得那些夫子們一個個熱血沸騰,這些老夫子們情緒都這般激動,更不用說那些年輕的學子們了。

等他說到氐、羌、匈奴逃出中原,趁機崛起的鮮卑又趁機再來,攻打冉閔,冉閔受困,遂將軍糧分與百姓,獨率一萬步騎出城爭糧,結果被鮮卑十四萬大軍重重包圍,冉閔率部奮勇廝殺,僅他一人就連殺三百余人,最後因戰馬力竭將他摔下被俘,全軍將士無一降者,直戰至最後一人時,亭山書院所有的夫子和學生都是熱淚盈眶。

柳敬亭又講冉閔被害於遏陘山。冉閔死後,遏陘山左右七裏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不降。鮮卑人建立的燕國國主慕容俊聞訊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前往該地祭祀冉閔,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結果當日便天降大雪,深過雙膝(此為正史記載,並非筆者杜撰),眾人更是聽得如癡如醉。

柳敬亭凜然道:“冉閔死後,冉國臣子紛紛守節自縊,無一投降燕國。秦漢魏晉以來,從無亡國自殺的殉節大臣,因亡國而自殺,始從冉閔起。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再受燕人奴役,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大將因未能及時趕到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燕軍截擊,死亡殆盡,晉將竟自殺以謝天下,諸位,這就是我漢人血性、漢人氣節!”

坐在側面廊下兩柱之間旁聽的萬世域微微傾身,向一旁的丁宇遞了個眼色,兩人相視而笑。

在台上慷慨演講的這位柳山長,曾經在夏潯面前大罵萬世域不肯對瓦剌人無償賑濟,致使哀鴻遍野,是一個冷血屠夫、殘忍的劊子手,結果卻被夏潯罵了個狗血噴頭。

夏潯並沒有大罵一頓出氣了事,之後他便叫人帶著這些冥頑不靈的老夫子們到處走訪,傾聽歸順的蒙古牧人和那些飽受迫害的漢人百姓的心聲,又讓他親眼見證那些在編戶安置過程中,從蒙古牧帳下解救出來的漢人農奴,聽他們聲聲血字字淚的控訴。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他們從書房裏走出去,親自到民間去,親眼見證那血淋淋的現實,讓他們幡然醒悟,這位一心以“兼愛天下、仁者無敵”為己任的老夫子被夏潯洗腦了,從此變成了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像他這樣的人,熱血、沖動、單純,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類似的人還有很多,分別屬於不同的書院和縣學、府學、州學,類似的講演正在各個地方進行著。萬世域得夏潯授意,在鼓動遼東人的民族情緒的同時,也派出大量的讀書人和僧侶,對歸順遼東的韃靼人進行著另一番洗腦,可謂雙管齊下。

台上這位老夫子接下來又講唐朝時候長安失陷於吐蕃,五代十國時沙陀分裂天下,之後契丹崛起,與大宋對峙百年,女真又建金國,金滅北宋,之後蒙古崛起,消滅南宋,一路講下來,全是異族無休無止地侵我中原的戰例。

最後柳山長又道:“草原人如狼,卻比狼還要兇殘十倍,狼吃飽了就不會再要,人卻懂得儲備,懂得享受,所以他們的貪欲永無止境。只有我們漢人強大起來,才能威懾他們!對他們一味地示之以恩,在你強大的時候,他會裝出心悅誠服的樣子,一旦你軟弱了,哪怕只是片刻的軟弱,他們也會撲上來,狠狠地咬你一口。千百年來,莫不如此,所以,當我們有了機會,就應該徹底地拔掉他們的狼牙、剪去他們的利爪,任何姑息養奸的行為,都是民族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