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雙動手(第2/7頁)

人人都以為皇帝可以生殺予奪,可皇帝也無法隨心所欲啊!

※※※

夏潯出了宮殿,仰天一聲長嘆:“皇帝對紀綱仍是寵信有加啊!”

他當初為了自保,擅殺錦衣衛官員,這是死罪,皇帝卻包容了他,如今紀綱為邀功而采取激進手段,致使遼東將士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皇帝自然也能包容他。

皇帝也是人,哪能做得到六情不動,完全持公。

不出意外的話,塞外遊牧民族的問題當可順利解決,哪怕瓦剌未來又有變數,只要韃靼盡入大明之手,瓦剌也不可能再像本來歷史上那樣,壯大到足以為禍中原。他如今唯一未了的心願,就只有幹掉紀綱了。

此人不死,與國無憂,不會造成什麽大的禍害,實際上在本來的歷史上沒有他夏潯,紀綱的結局依舊是未得善終,並沒有對大明造成多大的禍害。

但北疆之事,是由他和紀綱兩人聯手負責的,那些本不必犧牲卻已變成屍骨的將士,對他來說是一份責任,旁人可以不管,他不能不管,替這些將士討回公道,是他的責任,唯有盡了這份責任,他才活得心安。

夏潯舉步行去,心中只想:“不知木恩那邊調查紀綱的事進展到了什麽程度!”

紀綱從殿下退下時,發現夏潯有意不走,頓時心生警覺,可他腳步放得再慢,總有走出去的時候,又怎能知道夏潯要與皇帝說什麽?

紀綱心中有鬼,自然心虛,他生恐夏潯告他的黑狀,又不知皇上聽了心意如何,是以心中頗為忐忑,正猶豫著想走未走的當口,趙王朱高燧從宮墻一角繞出來,一眼瞧見紀綱,便呵呵笑道:“紀大人,腳步遲遲,可有什麽心事麽?”

紀綱擡頭一看,連忙笑道:“原來是趙王殿下,勞煩殿下動問,臣這幾天偶感風寒,身子乏力,所以沒甚精神!”

朱高燧笑道:“這北方季節不比南方,不要覺得春暖花開了,就立即把冬衣換掉,春捂秋凍嘛,瞧你現在穿的可是有些單薄。本王府上有些極好的驅寒藥物,你回頭可來本王府上取些回去!”

紀綱感動地道:“多謝殿下關懷!”

對答一番,目送朱高燧離去,紀綱望著他的背影便是譏誚地一笑。

朱高燧對他的招攬之意,他心中非常清楚,不過他對朱高燧的回應卻只是虛與委蛇而已。

在他看來,漢王朱高煦雖然失敗了,但當初確有與太子一爭高下的本錢,實際上也確實數次威脅到了太子的地位。而這個朱高燧志大才疏,比漢王還差了許多,他就藩北京十年,迄今為止,就只是一個北京行部,他都沒能招攬到幾個心腹,他的能力可見一斑。

大概是朱高燧以為他的就藩之地是北京,而皇帝要遷都於北京,使他產生了豐富的聯想,覺得自己有了機會。紀綱卻斷定,一旦皇帝遷都北京,一定會第一時間把趙王從北京轟走,另換一個地方封給他做藩國,朱棣根本不可能讓爭儲的事情再度重演,可憐朱高燧毫無自覺,他紀綱才不會效忠於這樣一個廢物。

因為朱高燧這一打岔,紀綱也不好再在宮裏面磨蹭,只好舉步向宮外走,一路行去,暗自思忖,紀綱不禁暗暗一嘆:“皇帝對楊旭仍是寵信有加啊!”

楊旭是奉旨往遼東去的,居然半途拐去瓦剌,這是什麽棄公就私嗎?這根本就是違抗聖旨!皇上哪怕是做做樣子,口頭上責備他幾句也好啊,結果皇帝居然連一句重話都沒有,沒等眾大臣們替楊旭求情,他自己就先替楊旭開脫了。

紀綱暗忖:“如此看來,我先前派人去遼東,就算搜羅來楊旭在遼東獨斷專行、威高震主的證據,怕也很難扳得倒他。嗯,楊旭在遼東一番話,已激怒了天下士林,如今群情洶洶,正好為我所用,我得馬上叫沈文度聯系江南士林,出資攘助,煸風點火,把這事兒鬧得動靜更大一些,士林一動,就能影響文武百官!”

紀綱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韃靼的阿魯台和瓦剌的萬松嶺,這兩個人已是恨死了楊旭,我可以利用他們,再制造一些楊旭招攬遊牧部落人心,發展私人武力的證據。先利用士林力量,迫使楊旭交權,減少他在朝堂上的影響,再利用韃靼和瓦剌以及遼東方面搜集來的證據引起皇上對他的忌憚,到那時候……”

紀綱嘿嘿地冷笑了兩聲,腳下陡然加快了速度!

※※※

夏潯回到館驛,賽兒早在門口等著了。

小櫻回來,巧雲和賽兒自然就知道他要回京了,巧雲是他的侍妾,不方便到館驛門口去等著,卻又因為不知道他幾時回來,一時坐臥不寧的,賽兒見狀,便自告奮勇地跑到館驛門口去等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