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過五關(第3/3頁)

憑心而論,兩派的目的雖然都是為了爭功才互相攻訐對方的主攻路線,但是他們所說的優勢和缺陷都是實際存在的情形,在帖木兒這位睿智的皇帝面前,想要打壓政敵,也得拿出點真本事才行。

帖木兒原本的計劃中,是以嘉峪關為主攻方向的,但是要攻嘉峪關,就得以沙州為跳板,而大明輔國公楊旭在沙州大刀闊斧一番整頓,以血腥手段鏟除了眾多傾向帖木兒帝國的豪門,已經左右了沙州地方勢力。現在嘉峪關外的沙州與他此前了解的情形有了重大的改變。

在原本的情況中,由於大明擔心對嘉峪關外的勢力太強硬了會讓更多人倒向帖木兒,所以對沙州地方勢力采取了懷柔手段,基本上,他們過於相信嘉峪關的險峻,對關外是放任自流的。到時候帖木兒帝國只要一面爭取一面打壓,就一定可以得到沙州地方勢力支持,最起碼可以得到他們的補給,不管是巧取豪奪,還是迫其貢獻。

可是楊旭這條臭魚腥了一鍋湯,現在只要這邊大軍一動,那裏肯定是堅壁清野,軍民盡撤入關。大漠漫漫,是他們最好的保護,他們可以從容撤走,把沙州撤的像是一塊狗啃過的骨頭,什麽都不剩。

兩派僵持不下,最後又把這個難題推到了帖木兒身上,雙方爭論的時候,帖木兒已在緊張地思索,當兩派停止爭論,都把目光向他投來時,帖木兒清咳一聲,用他蒼老而有力的聲音斷然道:“依照前議,主攻仍舊放在嘉峪關,左路軍待機而動。

行軍打仗,縱有必勝之把握,也當先慮其敗。一旦嘉峪關強取不下,左路軍之行動,則有可牽制明軍主力,使其不能增援嘉峪關,右路軍則由中軍策應,退回別失八裏待命。若嘉峪關順利打開,則左路軍徑取山西雁門關,一南一北,兩路合擊,到那時候,瓦剌未必還有與我一戰之膽!”

帖木兒扶著扶手緩緩站起,沉聲命令道:“全軍戰備,十五天後正式開戰!傳令哈裏,迅速交接軍隊!派人往瓦剌一行,做外交之最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