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2/5頁)

周天子已經正式承認了分晉的五位諸侯的合法地位,也同意了明年年初在黃池召開天下諸侯大會,並決定派使節參加。吳國如今已算是東南大國,如果吳國不參加,那麽即便黃池之會推舉出一位霸主來,也不算是得到了天下諸侯的承認,所以慶忌知道他是一定在被邀請之列的。

不過他原以為這封邀請函會出自周天子的使臣之手,亦或是通過與吳國交好的某個中原國家,比如衛國、魯國輾轉傳達,卻萬萬沒有想到竟是出自齊國國君之手。

仔細想了半晌,慶忌微微笑了。吳國對擁立霸主一事的態度,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楚國、秦國、魯國、東夷四國以及依附於他們的各路小諸侯的態度,齊國這番舉動雖然顯得突兀,其實卻是在試探吳國對推舉天下霸主一事的態度,尤其是現在天下間已經開始風傳北方諸侯將推舉齊國為天下霸主,吳國接不接受齊國的邀請,以什麽方式接受,一定程度上便會暴露出吳國的態度,那麽齊國便可以早早的做出應對。

如果所料不差,這件事應該是晏嬰的手筆,只有這個行事謹慎的矮子,思慮才如此周詳。如果換了田乞那種為達目的不計後果的人,他現在未必會考慮吳國的態度。這麽說來,齊國兩大權臣田乞和晏嬰至少在稱霸這一點上達成了共鳴,他們都屬意於把齊國推上天下霸主的位子。

是啊,上一任齊國霸主的風光歲月已經過去太久了,那時還是桓公時候,桓公的一世功績,成就了千古賢相管仲的大名,即便以晏嬰之賢,面對可以成為管仲那樣的千古名相的誘惑,也不由他不動心。

酒色財氣四堵墻,多少賢人在中央……,晏嬰,又何能例外?

慶忌叩著桌案,仔細沉思良久,擡頭一看,見蔡義還拱手立在面前,便笑著擺手道:“你去吧,對齊國使節就說寡人正忙於國事,明日再擇時見他。嗯……,你親自送他去館驛,隆重款待,不得失禮。”

蔡義會意,立即應聲退下。

慶忌把剛剛寫好的幾封詔令和情報一一卷起,對站在壁角的兩個貼身小寺人道:“把這些親給內史書記,登記在案,所有詔令立即發出!”

“是,大王!”舒克和申生兩個小太監慌忙跑上來,一個張開雙臂,另一個撿起一卷卷竹簡放到他懷裏。

慶忌用手指把玩著毛筆,又道:“還有,馬上召相國、大司徒、大司空……唔,召集現在姑蘇的所有上卿,入宮議事。”

“是!”舒克屁股一撅,深施一禮,撇下懷裏抱滿奏章的申生一溜煙跑了。

慶忌看看正從奏章縫隙裏瞄著他,一臉難色的舒克,不禁笑罵道:“渾小子,一次運不了,不會分兩批來麽?這樣出去,小心跌一個大大的跟頭!”

※※※

黃池是宋國領土,接近衛國。據說周穆王曾乘九駿,遊於此處,歌曰:黃之池,其馬噴沙,黃之澤,其馬噴玉。是以此處從此便叫黃池。慶忌曾在衛國住了一年有余,兩次南下討伐闔閭,都曾經過黃池附近,對那裏的地理很清楚。

此前的幾次天下諸侯會盟爭霸,地點也都在宋國。選擇宋國做為議盟地點,一方面是因為宋國在春秋諸國中少有野心,除了常與唇齒相依的衛國共同出兵抗拒晉國。對他國很少有什麽戰爭。

另外,有資格爭霸的一直只有楚、晉、齊三國。宋國和以上三國能夠直接控制的勢力範圍還要隔著一些國家,這樣一來,三國諸侯帶領大軍到宋國會盟,長途跋涉,深入他國縱深,軍隊供給絕對不能支撐連番作戰,因此這裏便成了各方公認的勢力均衡處,對各方諸侯來說最是安全。此番選擇黃池,主要原因也是為此。

諸侯會盟,是各國君主展示自己的國力和國家形象的一件大事,即便志不在霸主之位,也都希望自己能夠令諸國刮目相看,予以重視。因此諸侯會盟時,出動傾國兵力作為儀仗那是司空見慣的事,而且戰車、戰車、士卒、兵甲,都要選擇最好的,把自己最光鮮的一面呈現出來。

吳王慶忌欣然接受齊國國君之邀,決定出度黃池之會的消息傳開後,國內一片忙碌,人人都以為大王要盡快結束周邊戰事,率領吳國精兵趕赴黃池了。如今積聚到吳國的越來越多的各國商人們更是先行一步,開始織染大量衣料,制作了大批美觀的皮甲,從北方運來高大結實的戰車和雄健的駿馬,等著吳國重金采購裝扮大軍,以便大大地賺上一筆。

孰料,這個吳王最近雖聲譽鵲起,名震諸侯,但是直到寒風吹起啟行在即,吳國還沒有采購的動靜,那些商人們挖門盜洞的一通打聽,才聽說吳國連年征戰,國庫太寒酸了,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派遣大量軍隊、采購全新的裝備,此次黃池之行,吳王只帶一萬五千人,而且就穿平時軍中所用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