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內政外交(第3/3頁)

君臣二人一路談著進了王宮。到了議政殿,舒克和申生兩個貼身寺人搶上來為大王和範少宰掃去袍上積雪,二人進了殿中脫靴落座。

殿中四口大銅鼎,裏邊炭火正旺,燒得大殿上暖融融的,慶忌叫膳房送來些吃的,與範蠡一同進餐,二人隨口聊著天,這頓飯即將吃罷,一名侍衛匆匆上殿,遞給慶忌一封密函。慶忌放下筷子,打開信看完,嘿嘿笑道:“魯國孔仲尼在夾谷之盟上大開殺戒,弄得齊國國君灰頭土臉,這番工夫沒有白廢,魯國國君力排眾議,正執意要提拔他為魯國大司寇呢。”

範蠡笑道:“孔丘此人素有賢名,而且不畏權貴,夾谷之會又顯出了他的殺伐決斷。憑心而論,若是做個主掌刑律的大司寇也是應當的,只是三桓未必肯放手,如今就看魯君有多大的決心抗拒來自三桓的壓力了。”

慶忌一笑:“以寡人之見,孔丘最適合做的官是太史,其他的嘛,都要差一些。”

太史,在夏商周三代是史官和歷官之長。掌管起草文書、策命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而且還管理學府教育。

慶忌說到這兒,腦子裏突然想起一句有關孔子的記載,孔丘由大司寇而攝相事,朝政,七日而誅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他記的不是這麽清楚,但大致是這個意思,好象孔子的學生子貢還為此責問過老師殺人的理由。

不好,孔丘與少正卯是魯國兩大聞人,孔丘主張復古,少正卯主張革新,正是天生的死對頭,而且孔丘在少正卯手上沒少吃鱉。如果孔丘仍按歷史進程做了大司寇,會不會公報私仇誅殺了少正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