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內政外交(第2/3頁)

東夷方面,由吳王慶忌親自負責,與東夷女王的信使頻繁接觸,商討吳國駐兵東夷,將東夷納為吳之屬國的具體實施計劃。而駐兵於東夷的這一步,已經迂回完成。齊魯議和的消息傳開後,有些東夷部落長老便提議解散聯盟,恢復固有的部落統治,東夷女王嬴嬋兒顯然是不想放棄到手的權力,開始派出親信四處散播謠言,聲言東夷人的世仇齊國稍作喘息,必然再度發兵占領東夷,奪走東夷人的最後一塊棲息地。而梁虎子也盡量給予配合,趕得展跖的匪兵和東夷內部嘯聚山林的匪盜四處亂竄,卻不輕易殲滅,保持東夷的動蕩,養匪自重。

在吳國內部,藉著冬季許多行業停歇下來人力充足的機會,加緊各項基本建設的速度,為明年開春百業振興儲備著條件。

下雪了,姑蘇城頭雪花飄零。

第一場雪總是教人喜歡,可是這裏都下起了雪,北方可想而知,除了從楚國高價購買的糧食仍從水陸兩條秘密通道陸續運往吳國,其他途徑的運輸已經停止。慶忌親自趕到城頭,接收了最後一批來自北方的糧車,然後驅車趕回宮城。

路上已經染了厚厚的一層白,走在上面,就像踏著軟軟的棉絮。空氣吸入心脾,清新甘冽,有些小孩子跑到街頭冒著雪花嬉戲著,時而還見到一群群少女也呼朋喚友地跑上街頭,以擲雪球為樂。

慶忌坐在車裏,卷起一側窗簾,微笑著看著姑蘇城中的情景,範蠡坐在另一側,不失時機地向他匯報著變法革新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建議。

“大王,庶人、工商和奴隸是吳國子民最基層的構成。庶人以農穡為業,所得除了繳納稅賦,還要承擔徭役。民,在一國之中最為重要,我們目前減輕民之徭役賦稅,低價提供各種生產工具,廣泛招收各國移民,劃辟荒地,鼓勵開墾,種種利民措施執行的還是不錯的。”

“嗯,工商呢?”

“從商務工者,現在很多還是剛剛從業,所得尚不足以養家糊口,因此,其家眷仍須耕種朝廷頒發的土地方能生活,原來的界定,是從商務工者,其一戶按工商業者納稅。現在看來,這樣做會使許多剛剛從業者難以承受,故此有司人員正在重新進行界定,對那些剛剛從事工商者,按丁計商稅,其家人仍按農人納稅、服役。”

慶忌嘿嘿一笑,說道:“一家兩制,嗯,應該這樣,靈活一些,哪怕統計起來、管理起來要多費些功夫,事情做細一些總是於民有利的。”

慶忌說著向窗外伸出一只手,接了幾片雪花在掌心,雪花迅速融化為幾滴晶瑩的水珠。有幾個投擲雪球的少女,一枚雪球投偏了,打到了慶忌的王車上,武士舉起長矛,向那幾個少女恐嚇地瞪眼,那些少女卻不害怕,向他們吐吐舌頭,扮個鬼臉,然後雀躍著向她們最和善親民的大王招手。慶忌向她們笑了笑,也向她們招了招手,害得那些少女幾乎幸福的昏倒。

範蠡也笑了:“大王時常行於市井,這些女孩子都不知畏懼了。大王,關於工商業者,臣尚有一事,亦是吳國舊制,需要大王決定才能更改。”

“講!”

“是,工商業者,一旦登記在冊,身分世襲,不能隨意改變職業。這樣一來,有些想從工商者便望而卻步了,而一些正在從事工商行業想要改變身份的人,又苦於他們現有的職業難以變更……”

“取消這一條!”

慶忌打斷他的話,說道:“從事工商者,其中許多能工巧匠和善於經營的人發了大財,他們或者本身極具才華,或者有了條件之後,使子孫飽讀詩書,有從仕為官的能力,卻囿於身份不得發展。吳國唯才是用,唯才是舉,不計出身,這一條舊規一定要取消。”

“是,臣擬出細則之後,再請大王過目。此外,就是關於奴隸的事了。遵照大王旨意,臣擬出了詳細的規定,今後不得買賣奴隸,亦不得自賣自身為奴,現有奴隸,家主可以其從軍服役來抵扣稅賦,而從軍服役立功者,朝廷取消他的奴隸身份……種種措施齊下,應可盡快把其中一部人轉化為庶民。

如今私家和官府中都有很多奴隸。臣妾或仆、豎一般多從事家內服役,而牧、圉則是專管牧放牛馬的奴隸。官府中則有一批具有手藝的奴隸,私家的奴隸要轉為庶民要緩緩而行,官府的奴隸則只在大王一句話。但目前處處用錢,如果馬上把他們全部釋為庶民,那麽今後需要他們做工,就要付出大筆的工錢,目前來說,對我吳國財政不啻於雪上加霜。臣的意思是,可待朝廷情況好轉之後,再轉化他們的身份。”

“當然可心,萬事操之過急的話,好心也會辦壞事。釋奴為民,一是為了不再出現家奴上萬,動輒化奴為兵威脅朝廷統治的世家巨族;二是增加農工商的從業者,增加耕種壯丁、增加征兵基數、增加朝廷稅賦;一切以吳國的穩定和發展為標準,現在不適合執行的,就算是寡人的命令,也可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