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聲東擊西(第3/4頁)

慶忌頷首道:“不錯,我也有這個顧慮,此時去見季子,只怕與事無補,反受其辱,我們須得打上一場硬仗,就算不能勝,也要讓季子覺得如此下去必是兩敗俱傷以吳國做了賠葬,那時他才會做個抉擇。暫且不去理會他的事,咱們馬上來商量一下如何攻陷姬光這座‘城池’吧。”

※※※

慶忌的大軍突然出現在姑蘇城下,太子夫差在城外三十裏以內安排的警哨迅速發現了浩蕩而來的慶忌大軍,舉一幟、舉兩只、舉三幟……,向城內報告發現敵軍、接近警戒、向姑蘇而來……

而不過一柱香的功夫,正面接觸慶忌大軍方向的警哨崗樓已五幟齊舉,然後各路警哨紛紛亡命般撤回城去,大戰開始了。

此番攻打姑蘇城,本是疑兵之戰。但是疑兵若要取信於敵,也要打得無比認真才成。率軍赴太湖休整時,孫武已遣一路軍秘密留在姑蘇山密林深處打造攻城武器,此番回來派人將加裝了木輪的種種攻城武器攜來,其中還有慶忌所設計的拋石機十二架。

這些拋石機同傳統的百余人拉拽的拋石機有所不同,可以大大節省時間和戰鬥空間,正適宜用於江南水澤眾多之地作戰。

慶忌大軍浩浩蕩蕩,直接攻打姑蘇主門閶門,士卒負土填河,往來如蟻,城頭箭下如雨,慶忌一方則以弓箭抵擋。姑蘇主門因是出入的主要通道,因此此處河道不寬,吳人雖懸起吊橋,慶忌一方上萬人擔土填河,終也將那河流截斷,然後以轒辒車和大盾為掩護,遣兵攻近。後方則以勁弩、拋石機為遠程助攻武器,壓制城頭敵人。

城下慶忌軍給箭矢紮上浸了油的麻頭,澆上油脂,漫城亂射,城頭守軍則用滾木、擂石回敬。慶忌軍不惜犧牲攻至城下,往城墻上搭起雲梯,城頭則運來撞車,使那長長探出城墻的吊壁懸掛的沉重撞錘將木制的雲梯撞散了架。

城門下被投擲了一捆捆的柴禾,烈火熊熊燃起,燒得姑蘇城門青銅包裹的門面隱現紅色,內中不易燃的木料也發出了焦糊味道。吳人在城門上方所用的建築石料中刻了凹槽,這邊火勢燃起,城頭便有人自石孔中注入清水,水沿凹槽而下,猶如淋浴般自大門上方流下,水火互克,恰如城上城下勢不兩立的雙方大戰。

慶忌大張旗鼓,公開亮起自己旗號,又使疑兵之計,在陣前紮下營盤,使五千兵丁自營後循環往復,不斷進出,自城頭遠遠望去,便似有十萬大軍不斷聚集而來,難以估計他到底來了多少人馬。

姑蘇吳軍戍卒不曾與慶忌或掩余、燭庸交過手,對這位吳國第一勇士本懷敬畏之心,又見如此情形,軍心士氣在他猛烈的攻勢下更形萎靡。明明守著一座不可攻克的雄城,城頭守勢一時竟然被壓制了下去。

消息傳到王宮,太子夫差聞訊大怒,立即提劍而來,身後跟著正副寺人總管,分別捧著王旗和印綬,他登上閶門城樓,立即斬了守閶門的主將,把他的人頭懸掛在高杆之上,任命副將主持軍務,自己親自督戰。

夫差令人在城樓前鋪了席子坐下,身後站著捧著王旗和印綬的寺人,懷中擁著越人進貢的美女,手裏舉著斟滿美酒的青銅爵,膝前橫著血淋淋的長劍,前方高杆上還懸掛著一顆猙獰的人頭,天空中箭矢橫飛,不時有巨石橫空掠過,砸到某處,震得地動山搖,他竟談笑自若,渾不在意,此舉大大地鼓舞了姑蘇守軍的士氣,穩定了人心,閶門守勢立即穩若泰山,將慶忌軍的猛烈攻勢壓制了下去。

慶忌站在陣前望著喊殺聲震天的正面戰場,微微搖頭道:“姑蘇大城,果然不可攻。我們兵員有限,臨時補充更不可能,在這裏消耗不起呀,拋石機又運來多少?”

荊林答道:“又運來八架,後方工匠仍在不斷建造,幸好殿下在飛狐谷時便令他們日日建造,反復拆卸安裝,工匠們手法十分熟練。”

慶忌嘆息道:“我離開魯國前,還覺得那笨重的拋石機在這裏用處不大,現在看來,面對著這樣一座雄偉的城池,倒是這拋石機威力最大了。”

叔孫搖光柔聲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誰又能做得到事事洞燭先機呢。”

慶忌一笑,對荊林吩咐道:“令他們繼續建造拋石機,越多越好。後邊的疑兵要保持運動,今晚,我就得率主力離開這裏,你務必要多加小心。”

荊林應了一聲道:“公子放心,只要再造出二三十架拋石機,後邊再以疑兵惑之,我這幾千人馬,足以讓他夫差龜縮城內不敢出來了。只是這石料頗費功夫,也需自遠處運來。”

就在這時,阿仇匆匆趕來稟報:“殿下,果然不出你所料,夫差故作鎮定,卻自胥門、破楚門、蛇門、婁門、盤門五個城門派出了信使突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