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3/3頁)

眾將身在楚國,孤懸異地,確實有些擔心退路問題,一聽如此毒辣而有效的好計,不禁喜上眉梢,心中大定。伍子胥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動,在雲夢澤南方向重重一頓,肅然說道:“當然,這……只是萬不得已時的辦法,楚人與慶忌,未必能迫得我們如此狼狽。”

他擺手令人收起地圖,轉身又道:“現在再說說如果我們打敗楚人與慶忌聯軍的情況下,下一步應該如何動作。如今,齊國和晉國已分別出兵了,並號令附庸屬國參戰。我們一方現有齊、晉、蔡、唐、苔、邾、滕、薛、杞、勛十國相助。楚人一方有秦、曹、魯、陳、衛、宋、鄭,頓、胡,沈、陳、許、慶忌十三路人馬相助,此外如莒、劉、費、甘、單、邵、郕、楊、越等國態度不明,仍在觀望之中。

齊、晉皆為大國,軍力強大,若兩國能順利南下,則天下望風景從,形勢為之一變,我們一方諸盟國則必主中原,那時我們身在吳國,搶了先機,吳國疆域當擴大數倍而不止。如果形勢果真向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們的布署就要及時調整……”

伍子胥侃侃而談,姬光和眾將不時就各自的問題發問,眾人議了近乎一個上午,眾臣才下殿離開,伍子胥隨姬光進了後宮,對今日所議細節又談了許久,共用了午膳,這才告辭離開。

那在吳王身邊侍候的老太監隨在他身邊,不時拿眼睃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伍子胥雖是滿頭白發,光看頭發比那寺人還老,但是實際年齡才三十出頭,耳聰目明,老態龍鐘的寺人表現盡皆看在他的眼中,伍子胥不動聲色,直至到了前殿,再往前已是吳師侍衛把守,宮中寺人、婢女一概不得踏前一步的地方,這才停住身子,轉身看著那滿臉皺紋的寺人,問道:“雁,你有什麽話要對我說?”

原來,這老寺人與伍子胥本是相識的,當初伍子胥仍是楚人時,伍家乃楚國重臣,其父常常出入宮廷,連帶著伍子胥與這原本侍奉楚王的寺人也是相熟的。

“相國大人……”,寺人雁佝僂著脊梁,仍沿用當初哆嗦著說道:“雁有些話想問問大人。”

“什麽話?”

“大人本是楚人,大人的父祖幾代人均為楚國效力,郢都城中與伍家友好的楚人不知有多少戶人家。大人……大人何以竟出此毒計,欲以楚國無辜平民的身體,做為戰場上的盾牌?”

伍子胥雙眼一瞪,逼近一步,怒道:“大膽,爾竟敢偷聽某與大王的計議?”

寺人雁蒼老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微微哈腰道:“雁……不敢,雁在宮中,不過是個侍候人的玩意兒,誰把雁當過人來多看一眼?大人與吳王飲酒談笑,聲震屋瓦,雁就在堂下侍候,並不曾被吳王或大人喝退啊。大人若擔心雁如泄露風聲,現在便殺了雁就是了。”

伍子胥一彈劍柄,冷笑道:“殺你何益?你出得了宮嗎?若是真有用到這一計的那一天,伍子胥又何懼天下人知道計出我手?”

雁顫巍巍地搖了搖頭:“大人為報毀門滅家之仇,領兵殺回楚國,驅楚王,淫楚女,掠楚國財富,殺楚國將士,鞭先王遺骸,如此種種,縱有天大仇恨也該消了呀……焚郢都,裹挾楚國十萬平民為兵盾,你可知……那都是老弱婦孺?何以如此心腸,你也狠得下心麽?”

伍子胥沉默片刻,仰天大笑三聲,雙目微微泛紅,冷冷一瞪寺人雁:“伍員做楚人時,做到家破人亡,楚人於我何恩?如今伍員孤家寡人,皆拜楚國之賜!如今既為吳王效力,殺伐決斷,豈容私情?倒行而逆施,心安理得!”

“你……”,寺人雁憤怒的臉皮都漲成了深紅色,伍子胥把袖一拂,揚長而去。

寺人雁追上兩步,眯起老花眼看著他消失的地方,頓了頓足,喃喃說道:“我早該知道……說也白說。如今的伍相國,再也不是伍奢府上那個面冷心熱、心地坦誠的二公子了。你若還有人心,怎會先後殺了載你過江的漁夫、濟你飯食的浣紗女子滅口,還昧起良心說什麽皆是自盡而死。你瞞得過天下,瞞不過楚人,瞞不過我這一雙老眼,當初的你,不過是伍家一個小兒,一個高高在上的貴介公子,有什麽恩惠名望能施及僻遠,讓這漁父村姑為你以死明志……”

他轉過身,顫巍巍地往回走,喃喃道:“倒行逆施,說的不錯。真是倒行逆施,伍員啊伍員,人在做,天在看,你必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