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零節 疑兵之計(第3/4頁)

徐世績望著那如一泓秋水的雙眸,感慨道:“裴小姐千裏迢迢趕來,為我等出謀劃策,怎說得上多此一舉?我想無論是我,還是西梁王,知道裴小姐這番心意,都是感激不盡。”

裴茗翠垂下頭來,“其實我這番作為,還是有個私心。”

“裴小姐有何要求,但說無妨。”

“我想……若是他失敗的話,我能不能見他一面?”裴茗翠問。

徐世績扭頭望向庭院的枯黃,歉然搖頭道:“對於這點……我不能做出任何承諾。我想……西梁王也不會應允。”

裴茗翠反倒笑了起來,“你和西梁王都是同樣的人,不肯輕易許諾。我知道你的難處,也知道真的出手,應求當機立斷,我本來就沒有什麽期望,可還是俗了,忍不住一說。不過有個請求你想必可以答應。”

“裴小姐請說。”

“我想在東都四處走走,再看看東都的風景,我很喜歡百姓安樂的這種感覺。”裴茗翠道:“這應該不是什麽為難的事情吧?”

徐世績釋然道:“裴小姐言重了,若是可以,我願意陪你一行。”他鼓起勇氣說出這句話,雖是輕描淡寫,但手心滿是汗。

裴茗翠輕然一笑,“有徐將軍陪同,那真的極好。只是怕你公務繁忙,不敢有請。所以……只請占用徐將軍兩個時辰,不知道徐將軍意下如何?”

徐世績心中不知什麽滋味,終於道:“好。”

裴茗翠望向身邊的影子,微笑道:“舊地重遊,你看看,是否大為改觀?”

影子低聲道:“有西梁王在,哪裏都是仙境了。”見徐世績望向自己,影子補充道:“難道你們不這麽認為?”

徐世績哈哈一笑,不明所以。裴茗翠笑笑搖頭,不再多說。

※※※

裴茗翠到了東都的時候,蕭布衣鐵騎縱橫,已連取了魏郡、武陽兩郡。

他的那番口舌並沒有白費,蘇定方身為竇建德手下三虎之一,眼下可說威望極高。蕭布衣入了武陽後,秋毫不犯,倒讓武陽軍民放下心事,對蘇定方由衷的感激。

這些人連年征戰,可說是身不由己。由伊始的保守家園到後來的征戰天下,這些農民軍,遠遠還沒有做好準備。他們骨子裏面,就從未想到過做皇帝、做將軍。握著鋤頭,坐等收成,臉朝黃土背朝天,那才是讓他們心安的事情。就算是竇建德,本來也是為著帶手下生存而奔波,要非七裏井鬼使神差的擊敗了薛世雄,認為是天意所然,也不會起了爭霸天下的念頭。

和西梁軍對抗這久,誰都以為若是城破,西梁軍會以屠城來發泄。這種事情,自古皆有,也是他們患得患失的根源。

但蕭布衣只是簡單的交代了些事情,就輕描淡寫的放過全城的軍民,甚至城中的官員,都沒有做太大的改動,這種安寧,河北百姓實在盼了太久。

雖少有軍民歡呼雀躍,可城中大多都感謝那個赤裸著半身,冒死出城的蘇定方。但並非所有人都感謝,最少姜陽就對蘇定方恨之入骨,他認為蘇定方不仗義,他認為蘇定方不應該在這最後關頭還給兄弟們一刀。

這種帳永遠算不明白,可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條。

姜陽本來已被擒住,可蘇定方苦苦哀求,蕭布衣終於網開一面,放他回轉。姜陽臨走時對兵將喝道,是漢子和他回去報仇雪恨。

可一個人也沒有走!

姜陽怒火中夾雜著落寞孤單離開,眾兵將都如釋重負。

蕭布衣兵不血刃的再取魏郡,立即揮兵北上。過魏郡,就是武安郡,這裏本是楊善會的地盤,眼下卻是甚為淒涼,兵不過數千,將亦是仿徨。蕭布衣大旗所到,郡縣軍民再不抵抗,紛紛投降。

天下大亂,這些缺兵少將的郡縣,只求自保,當然是誰先打開投靠誰。

武安的郡望鄉親甚至還不等西梁軍到,都已出城列隊迎接,敲鑼打鼓,奉上犒軍的食物,熱淚盈眶。

蕭布衣知道,要是李唐先打到這裏,多半也是同樣的待遇。不過楊善會雖死的不明不白,但把武安郡倒是管理的井井有條,這個郡縣倒是河北少遭戰事波及的地方。但長年征戰,百姓亦是辛苦,出城迎接時,心中忐忑。

對這些人,蕭布衣並沒有苛責,更不指望他們眼下能忠心的為自己賣命。簡單的安頓後,蕭布衣、秦叔寶馬不停蹄的向北攻入襄國郡,屯兵大陸澤!

秦叔寶浴火重生,經過這些年的領軍,已成大器。他說的一點不錯,大陸澤地形崎嶇,依山環水,阡陌交通,錯綜復雜。依據這個地勢堅守,就如一把尖刀插入了河北,可有效的抵抗住李唐的南下。

而這時候,李唐兵也殺到了趙郡!

趙郡和襄國郡,不過山水之隔。山是千言山,水是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