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節 取城(下)(第2/6頁)

如今中原烽煙四起,征戰頻繁,突厥交易通道又是斷絕,找好馬,找戰馬極為不容易,蕭布衣能擁有這種力量,已經是最大的本錢。蕭布衣若是想做大,無論身世,實力,威望都是必不可少,盜匪多是出身農家百姓,雖是攪亂大隋的江山,可真的若爭天下,平心而論,就算李靖也不認可他們會取得天下。

這個時代畢竟門第觀念極重,歷山飛,翟讓,李子通,杜伏威,朱粲之流在眾人眼中,出身低賤,不過還是盜匪而已,算不上什麽真命天子,更是得不到門閥士族高門的青睞,他們就算推倒大隋,扶植新主,肯定也要找一個能代表他們的利益之人,這些泥腿子當然不是他們中意的對象。

可蕭布衣對門閥士族高門而言,也是一個選擇。首先他威望一時無二,再次他的身份也算是個沒落貴族,再加上袁嵐暗中的操縱和宣傳,他是蕭姓,西梁後人,這足可讓門閥士族考慮歸附支持。

可光有以上的幾條還是遠遠不夠,他必須要有自己的實力,取襄陽是他很重要的一步,不容有失。

凝望滾滾而流的漢江水,蕭布衣知道自己已經改變了很多,若是以往,他可能也就任由盜匪逃命,雖說他們跟隨食人,無惡不作。可如今,無論為了樹立威望還是為了除惡,他必須踹上這一腳。漢江水不停流淌,江面上的盜匪有的遊到兩岸,有的沉入了江底,沉沉浮浮有如蕭布衣此刻的心情。

一騎飛奔而來,卻是胡彪快馬趕到,他一直都是孫少方的手下,如今跟著蕭布衣出生入死,雖是沉默寡言,卻也算是生死之交。

“蕭將軍,徐將軍請你按計劃行事,裴將軍已經和孫親衛跟隨竇仲去騙開城門,還請蕭將軍早些去和徐將軍合兵一處。”

蕭布衣沉吟片刻,上馬揮槍,當先馳去,三百兵士見到蕭布衣的命令,縱馬跟在身後,不急不緩。

胡彪卻滿是敬仰的望著蕭布衣,不敢再多說一句。

蕭布衣暗自忖度和徐世績定下的計劃,唯有不安。

計劃到現在為止,只能說是走了第一步,驅逐盜匪朱粲是入主襄陽的第一步,至於能否射殺朱粲並非是計劃之中的事情。徐世績主攻,蕭布衣策應,裴行儼帶著義陽軍士在漢水附近做疑兵之計。驅逐了盜匪朱粲,緊接著的第二步就是竇仲去騙開城門,當然竇仲不見得心甘情願,裴行儼一直看押著竇仲,不棄不離,裴行儼和孫少方,還有大多武功高強的護衛都在竇仲身邊,只等入了城,或者再讓眾兵士進城,或者伺機殺了竇軼,搶占襄陽城,只要打開城門,裏應外合,襄陽城可說是唾手可得。竇軼雖是仁義,可仁義無能占據個好地方,有時候也是肥肉的代名詞,誰都盯著這仁義,朱粲流口水,徐世績也不例外。

可這畢竟和蕭布衣本性不符,但除了周慕儒,裴行儼,孫少方,徐世績,包括裴蓓都是建議如此,蕭布衣見到大家期待甚切,也就不加反對,他知道自己已經慢慢被這個時代所同化。

到了襄陽城南門附近,只見到屍骨堆積如山,到處都是殘旗死馬,斷槍折刀,頗為淒涼。徐世績帶兵遠遠的候著,見到蕭布衣前來,低聲道:“蕭老大,城中歡呼一片,都對援軍大為好感。竇軼已經開了城門,少方行儼跟著進去,依行儼的身手,加上一幫親衛,應該不是問題。”

蕭布衣只是點點頭,輕輕嘆息聲,徐世績卻是笑笑,轉頭盯著城門,暗想裴蓓說的不錯,蕭布衣婆婆媽媽,婦人之仁,有時候爭奪天下就是如此,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幾個。他當初對張金稱的做法何等讓人心折,可聽說竇軼有仁名,卻是猶豫起來。不過他還是從大勢出發,現在有這種態度,也算不容易。

本來攻入城池和被請入城池可以選一種,徐世績為了穩妥起見,還是按兵不動,準備讓竇軼請到城中。

徐世績說的雖是肯定,可畢竟還沒有十分的把握,只是凝望著城門,只等裴行儼他們萬一談不妥,就裏應外合打開城門沖進去!

仁義之名害死人呀,徐世績暗道。

至於竇仲,徐世績倒不用擔心他臨陣變卦,有些人,天生下來就是膽小怕死,無論怎樣,都是無法改變。

※※※

裴行儼這時候已經到了城中,到了郡守府,一番官員前呼後擁,倒是好不威風。

不過這行的將領還是竇仲,裴行儼只能算是個隨從。徐世績攻打朱粲後,裴行儼帶著孫少方還有一幫護衛,表面上護送竇仲,卻是押運竇仲叫開城門。

竇軼看起來一點疑心都沒有,帶著城中的一幫官員出來迎接,一直將眾人接到了郡守府。

夾道兩旁,百姓歡呼雀躍,熱烈的歡迎援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