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節 交換(第2/3頁)

“他是我的徒弟吧。”董中將笑道:“我教出來的徒弟中,他算是有出息的一個,他對我說及你義助船娘的時候,贊不絕口,老夫聽了,當時就對蕭大人這種俠義行徑滿是佩服,如果說當初在武德殿前,蕭大人不讓馮郎將丟面子算是為人厚道的話,那能讓李靖結交之人必有過人之處,而義助船娘之事更可見蕭大人的本性……”

蕭布衣看似不經意道:“馮郎將和你說了一切?”

董中將微笑道:“實不相瞞,本來在蘇大人暗示之下,馮郎將已經準備輸了顏面成全蕭大人的仕途,只是如此一來,馮郎將多半會被人看輕,我只怕他輸了這場後,以後的日子多半不好過,可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可誰都沒有想到蕭大人寧可丟了仕途也要顧及馮郎將的顏面,只憑蕭大人這點關照,馮郎將足感恩德,武侯府上下對蕭大人欽佩萬分。”

蕭布衣沉吟片刻才道:“這麽說,當初孫少方找我之時……”

“那倒沒有。”董中將知道蕭布衣的意思,緩緩搖頭道:“蕭大人,相約之前,老夫雖然欽佩,倒從來沒有刻意想要結交蕭大人。其實老夫只想見上蕭大人一面,說上點事情,孫少方遇到蕭大人是偶然,想要結交蕭大人也是他自己的行為,倒和老夫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後來他知道老夫的難處,主動替老夫邀請蕭大人出來,那就是老夫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蕭布衣知道他怕自己誤解孫少方結交也是利益攸關,微笑道:“看來董中將也是人緣廣厚,先有孫少方為大人解憂,後有馮郎將為大人相請,我只怕自己事有不成,反倒辜負了董中將的厚望。”

聽到蕭布衣有相助之意,饒是董中將不小的年紀,雙眸也是有了喜意,卻被蕭布衣捕捉的一清二楚。他自習練易筋經而來,對細微變化捕捉的也是異常敏銳,有人說的言不由衷,眼眸表情動作配合的都是脫節,而這個董中將卻是有著天大的難事般,不似作偽。可就算他打破頭也想不出,如果不是因為歷山飛,董中將求他什麽?

“無論事成不成,老夫都是感激蕭大人的援手。”董中將翻身下馬,看樣要跪了下來。

蕭布衣駭了一跳,馬上伸手相托,只是一伸手過去,已經扶住了董中將,他人也隨即輕飄飄的下了馬兒。

孫少方和馮毅中都是勒馬不行,卻還是離的遠遠的,並不上前。董中將被蕭布衣伸手托住之際已是一愣,擡頭望向蕭布衣的時候,含笑道:“蕭大人武功原來深不可測,只是這一招老夫都是避無可避。”

“董大人過獎了。”蕭布衣有些奇怪這個董中將如此拍馬屁怎麽還有不成之事。

“絕非過獎。”董中將搖頭道:“蕭大人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控制精準,隨手一托力道輕重適宜,若說當初和馮郎將比武之時,以彪悍抵擋招式的不足,可如今看來,蕭大人……”說到這裏,董中將搖搖頭,“你看我這老糊塗,說起武功來總是忘記其他,不然也不會被人叫做武癡。不過蕭大人大可放心,老夫今日所說,絕不會對第二人提及。”

蕭布衣點頭,“董大人,上馬吧。”

董中將翻身上馬,幾人又是緩緩前行。董中將驀然片刻道:“其實無憂公主是老夫的外孫女,不知道蕭大人可知道否?”

蕭布衣倒是吃了一驚,隱約琢磨到什麽,卻是不敢確定,“我還不知道董中將還是皇親,那……”

“皇親不皇親的,老夫看的已經淡了。”董中將輕嘆一聲,“老夫本是一武夫,性格耿直,後來在官場多年,也被磨的沒有火氣,只覺得平淡是福,可怎料人在廟堂,想要平淡都是不行的……”

董中將一直都是遮遮掩掩,猶猶豫豫,話題一說出來了,倒是不再避諱,徑直道:“蕭大人以為無憂公主是老夫的外孫女,那老夫只要享清福即可?其實絕非如此!聖上,唉,”董中將提起楊廣的時候,愁上加愁,“當初無憂她娘在時,她就比較辛苦,我想原因蕭大人也是知道的。”

蕭布衣愕然,“我如何知道?”他倒是真的不知,董中將見到蕭布衣的愕然,微笑起來,“哦,我老糊塗了,蕭大人現在官是不小,可對宮中和以往的事情很多還是不知的。當年獨孤皇後在時,十分討厭幾個兒子納妾,聖上,唉,他卻娶了小女,自然不敢讓獨孤皇後知道。當年大太子就是死了元配,四處納妾,這才被獨孤皇後厭惡,廢了太子。小女雖然嫁給了聖上,可一直都是見不得光的。”

蕭布衣這才明白楊廣也是頗有手段之人,他也納妾,不過卻聰明了很多,現在看起來都和皇後恩愛非常,當年不用說,肯定舉案齊眉都是不足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