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五章 不如歸去(下)(第3/4頁)

雖然之後誰也沒再提這茬,但那晚上的一幕幕,顯然還深深印在三人心中,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淡忘。之後又發生了很多事,隨著高拱和徐階關系的惡化,沈默和張居正夾在中間十分的難受,三人的關系也變得微妙起來,彼此之間也不再全是當初的意氣相投,難免產生了些猜忌和疏離。

然而現在,當高拱要從舞台謝幕時,那種種不愉快頓時煙消雲散,當初那份珍貴的友情,又重新在三人胸中激蕩:

當時他們還不是高官顯貴,只是在國子監中坐著冷板凳,然而他們都懷著鴻鵠之志,都夢想著挽狂瀾於既倒,做出一番事業。又彼此欣賞、相互吸引著,久而久之,成了要好的朋友。記得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屹立在晨風之中的高拱,面對國子監的森森古槐感慨萬千,對站在身邊的沈默和張居正說:‘二位之材,必成大器,我願與君共勉,將來入閣為相,匡扶社稷,建立千秋不朽之功業!’

當初的豪言壯語猶在耳邊,於危難中力挽狂瀾、建功立業的淩雲壯志仍在胸中,然而首倡者高拱卻黯然下課,沈默和張居正也各自陷入了重重困境,壯志不得舒展,甚至隨時可能會步上高拱的後塵……

一時間,氣氛惆悵憂傷,三人眉宇間都擰著化不開的心事,都沉默不語。良久,張居正拿起根筷子,輕輕敲著酒盅,在那叮叮的伴奏聲中,低聲唱道:‘無可奈何,不如歸去!皇城中爾虞我詐、衙門裏鐵馬金戈,羽扇綸巾,說是些大儒大雅,卻為何我揪著你,你撕著我?高堂之上,伏幾多吮血豺虎?禦階之前,張羅捕雀,牙機暗隱專待……歸去耶,歸去耶!人生在世不稱意,散發江湖弄扁舟,待到三陽開泰時,再請重拂廣陵柳,煙波湖上載莫愁……’張居正唱的投入,待把一個‘愁’字吐出,已是蕩氣回腸,虎目通紅了。

另外兩男人聽了,也都肅然動容,嗟嘆不已。是啊,如果官場的環境再這樣惡化下去,什麽改革、什麽創舉都進行不下去,恐怕會有更多的賢臣國士‘無可奈何、只能歸去’。

但是就這樣失去希望嗎?張居正顯然沒有,他的歌詞中隱含著,請高拱不要灰心,暫時隱居林下,等到時機出現,再東山再起,重新振作的意思!

高拱畢竟是豪傑了得,見兩個老弟都對自己沒有喪失信心,也眉頭一揚,頹廢盡掃,朗聲道:“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叔大、拙言,我們雖然都遇到了些挫折,但不能頹廢啊!只要我們還活著,興制改革,中興大明的理想就不會磨滅!”說著飽含熱淚的緊緊把他倆的手握在一起道:“我願與君共勉,以此生許我華夏,匡扶社稷,建立千秋不朽之功業”

“我願與君共勉!以此生許我華夏,匡扶社稷,建立千秋不朽之功業!”沈默和張居正緊緊反握住高拱的手,一齊低聲和道。

“來,我敬你們一碗!”高拱放開手,拿起酒壇為他倆往白瓷碗裏倒上酒,道:“今日一別,不知是否後會有期,請你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共同的志向,多苦多難,也不要放棄!”

“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幹!”沈默和張居正端起酒碗,和他滿飲了一碗。

高拱仰面‘嘟嘟嘟’,將滿滿一碗白酒飲下,一抹胡須上的酒漬,放聲大笑道:“哈哈哈,痛快啊痛快!”說著朝兩人一拱手道:“就此別過,二位要努力呦,老夫期待著三陽開泰的那一天!”

“就此別過!”沈默和張居正一起拱手道:“定不負君之所望!”

※※※

雙方就此別過,沈默和張居正回京,高拱繼續他返鄉的行程,離開京南驛不久,那錦衣衛小校來到馬車邊上,朝高拱一抱拳,道:“這裏有封信,是沈閣老給高相的。”

“哦……”高拱有些意外,但轉念一想,沈默一直和張居正在一起,確實沒機會給自己,便接過來,果然是沈默的筆跡,打開一看。乃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叮囑,上面說,您這次沒有被徹底打倒,很多人心裏是不甘的,鑒於國人痛打落水狗的傳統,回鄉後切忌放松警惕,以免禍從口出;同時多給皇帝寫信,多回憶一下當年,多講述思念之情;至於您那些黨羽,必然要受到些沖擊,他盡量為其周旋,然而必然力有不逮;不過你也不要著急,下去的還可以再上來,離京的也可以再回來,千萬不要瞎打抱不平……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就是對高拱不放心。

“這小子,以為我是白癡啊……”高拱口中埋怨,心裏卻暖洋洋的,他知道,只有真正關心自己的人,才會這樣毫無忌諱的嘮叨。

最後,沈默告訴他,這個錦衣衛小隊,是自己侄子的親信,完全可以信任,路上有什麽小鬼跳梁,就交給他們處置吧。高拱起先還不以為意,但很快就明白了沈默的苦心……原來真的是‘墻倒眾人推、破鼓萬人錘’,一路上途徑的郡縣,幾乎沒有一個怠慢他的,還有不少故意找他麻煩的,仿佛這樣就可向首輔大人邀功一樣,雖然徐階一準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