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一章 春寒料峭(下)(第3/3頁)

這一系列人事安排,皆是出自徐階之手,細細一品,裏面學問不小。六個大學士和六位尚書大人配對,每一對都有不一樣的‘風情’:

禮部是‘夫唱婦隨’型,尚書趙貞吉,霹靂火似的老資格,而分管禮部的李春芳偏又是和風細雨似的性子,從不肯與人爭執,相信他們以後會相處愉快,但大事小情還是趙貞吉說了算。

工部是‘雞犬不寧’型,陳以勤和尚書雷禮都不是好脾氣,還分數不同陣營,一個是高拱的盟友,一個是徐階的走狗,偏偏工部又是個特較真兒的衙門,這兩位湊一塊兒,不吵架就怪了。

刑部是‘陽奉陰違’型,郭樸威望高、黃光升心機重,兩人同樣是分屬徐、高陣營,相互自有一番較量,但刑部的情況比較特殊,刑偵量刑自有律法可依,是六部中獨立性最好的,很少有需要請示內閣的地方。郭樸就是想管,也沒太多可插手的地方,以黃光升的本事,糊弄住老郭還不成問題……

戶部是‘精銳組合’型,葛守禮是比徐階還年長一歲的老臣,原先就是老資格的戶部尚書,老成持重,經驗豐富。而張居正胸有大才、銳意進取,加上同樣才能出色、穩重幹練的左侍郎徐養正、右侍郎劉體乾,組成了冠絕六部的豪華組合。徐階同樣認識到,大明的財政危機,已經到了非扭轉不可的程度,故而盡遣手下大將,要將戶部作為隆慶新政的突破口。

吏部則是‘強強結合’,老高與老楊,朝廷的兩巨頭,一樣的強、一樣的硬,湊在一起,又是管著朝廷的選官治吏,到底誰聽誰的?一開始還有可能顧著面子,相互客氣,但時間一長,必然要生齟齬、架秧子,再親密的關系也得反目……

而兵部則是‘難以插足’型,王崇古雖然沒當上兵部尚書,但新任的本兵王國光,也是山西人,加上同為山西人右侍郎霍冀,直接把兵部給包圓了。就算老楊博不說話,沈默也插不進手去……呂布雖勇敵不過三英,難逃打醬油的命運啊!

※※※

首輔的寶座誰都喜歡,要想坐穩了,不被人奪去,就得有自己的絕活。嚴嵩的方法是幾十年如一,豁出命去伺候皇帝,才報得榮寵不衰。而徐階不可能像嚴嵩那樣,丟盡大臣體面,去討新皇帝歡心,所以只能用別的辦法穩固地位——那就是周密的人事安排。不誇張地說,徐閣老最近幾年,主要精力都用在人事安排上,他把兩京三十六衙門當成棋盤,從容布子、環環相扣,將自己的一切意圖,都體現在對朝中官員的任命和安排上。

所以徐階可以在別處放權,但人事大權絕對不會放,哪怕是張居正也不能改變他的主意……其實張居正強烈推薦,自己的至交好友王國光來接任戶部尚書,但徐階卻堅持將葛守禮安排到了戶部。究其原因,乃是徐閣老對張居正過於激進的改革方略感到不安,他雖然知道改革迫在眉睫,卻依然希望以平穩的方式循序漸進,所以讓葛守禮坐鎮戶部,就是給張居正這匹神駿裝上韁繩,不要改革沒搞成,還弄得天怒人怨,沒法收場。

對於張居正來說,這個春天有點冷,他徹底明白了,雖然老師一直在努力為自己鋪下紅地毯,但徐階想要的,是一個對他言聽計從的接替人,而不是跟他對著幹的討債鬼。所以徐階對自己固然照拂無加,卻也有力度不小的打壓……他一直不許自己獨當一面,恐怕在保護之外,還有防止自己自成一派的原因吧。

顯然在徐老師看來,永遠依賴自己的學生,才是好學生,老想跟自己搞小動作的,就會像沈默那樣吃板子,太嶽同學,你是想當好學生,還是吃板子呢?

……

PS:提起王國光,突然想起《萬歷野獲編》上的一條軼聞,摘下來大家一起蔥白一下:

【老人漁色】山西陽城王太宰國光,休致時已七十馀,尚健飲啖,禦女如少壯時。至今上十八年,則去國凡九年矣,時陽城民白好禮者,病亡,其妻李氏,國色也,王夙慕其艷,托諸生田大狩等,誘以為妾。其翁名白書,初執不從,後以威協,再以利動,遂許焉。李氏誓不更適,又力逼之,以刀刎死,一時傳為奇事。按臣喬壁星得之,遂疏以聞。上命查勘後,亦不竟其事而罷。夫逾八之年,或嗜仕進,營財賄者,世亦有之,至於漁色宣淫,作少年伎倆,則未之前聞。或雲王善房中術,以故老而不衰。

偉哉,王公,堪稱中國之休·海夫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