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七章 西風勁(上)(第3/3頁)

“哼……”高拱不說話了,心裏卻定然有另一番想法。

“不要再吵了。”徐階終於出聲勸阻道:“吵吵吵,從朝堂吵到內閣,難道吵架能解決問題?”說著嘆口氣道:“精誠團結,群策群力才是正辦。”

“哎……”楊博點點頭,也不說話了。

“諸位,我再說一遍,內閣已經統一了意見。”徐階緩緩道:“無論用什麽方法,必須讓蒙古人停下來。”說著看看沈默道:“拙言,你也是領兵打過仗的,又跟蒙古人打過交道,你怎麽看?”

“元翁,諸位大人。”沈默本不想說話的,但被徐階點名,只好清清嗓子道:“我觀蒙古人此次所來蹊蹺,並不只是單純的搶掠,似乎還另有圖謀。”

“此話怎講?”徐階問道,眾人的注意力也全集中到沈默身上。

“我對蒙古人自宣德年間以來的入侵,做過一個統計分析。”沈默言出必有實據,這也是他說話總讓人信服的原因之一:“發現這次入侵,是蒙古人侵入我國境最深的一次,截止到昨日,僅俺答部便已接連洗劫了十一個府縣,還破天荒的攻破了城池,這都與他們之前,單純以掠奪為目的入侵,有很大區別。”接著又解釋道:“如果只為了掠奪財物,那麽他們完全沒必要入侵這麽深,就算一路上收獲不夠,那麽在攻陷石州城後,也該徹底滿足,打道回府了……但他們現在卻在我軍民全都警戒起來的情況下,繼續往我縱深活動,顯然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在什麽?”郭樸出聲問道。

“呵呵,這哪能亂猜。”沈默笑笑道:“不過我料定,不出幾日,咱們就能知道他們的目的了。”

雖然沈默不說破,但在場眾人都從他的分析中,猜了個七七八八,只是不到那一天,誰也不會說破。

對於沈默能這樣表態,徐階是很欣慰的……他自當上首輔之後,才真正體會到嚴閣老當年的苦衷,身為這個國家實際上的決策者,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將國家推向深淵,也使自個身敗名裂。換成誰坐在這個位子上,可能都會不約而同地先求穩。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首先是不能出錯,至於立不立功都無所謂了。

雖然迫於輿論和道義的壓力,他必須代表朝廷,拿出堅決的態度,但內心著實想要慢一些,穩一穩,看清了局勢再做決定。所以沈默相當於給了他個台階,讓徐閣老就坡下驢,一面加緊調集糧草,部署部隊,一面命部下廣派斥候,嚴密監視俺答動向,待事態明晰後,再確定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

待把任務都分配下去,徐階總算是松口氣。散會後,他留下了沈默和張居正單獨說話。

值房中,老首輔不必再偽裝沉穩,一臉憂色道:“你們說,這次會怎樣收場?”

“江南說的不錯。”張居正道:“我也認為,俺答他們八成是看著我新君即位,趁機大舉壓境,設法脅迫皇上簽訂澶淵之盟,重開邊貿……”

“嗯。”徐階深以為然道:“韃虜渴望開邊久矣,為師當年在江南這個位子時,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當時朝廷迫於壓力,權且答應了下來,在宣府開放馬市,但不久便因為韃子強買強賣,公然搶掠,甚至打殺我互市官員,便被朝廷又關閉了。”

之前說過,蒙古部落有上百萬之眾,卻因為遊牧民族的特性,只能放牧擠羊奶,不會生產日用品,想跟明朝人買吧?可雙方處在交戰狀態,明政府不讓老百姓和他們做買賣,那就只能搶了。於是一次次蒙古鐵騎沖入中原,待其滿載而歸時你再看,馬背上最多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鍋碗瓢盆。

你還別笑,不興師動眾出來搶的話,連這點東西也沒有。別看蒙古人每年耀武揚威,心裏卻早膩歪透了,老為了這點東西出來打劫,高風險、沒保障,投入產出嚴重不符,太不劃算了。

誰不想圖個安穩呢?所以他們一直渴望,能恢復五十年前那樣,大家在邊境上開個市場,不用打打殺殺,就能得到足夠的生活必需品。

看起來,‘開邊互市’是個消除戰爭、永享和平的好辦法,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只有在實力對等的前提下,貿易才能帶來和平。現實卻是蒙古人強橫,明朝處於弱勢,人家是不可能和你老老實實做生意的,拿幾匹老掉牙的瘦馬,就要換你價值千金的貨物,你給不給?不給就打砸搶。再精明的漢人,也沒法在互市上賺到錢,所以百姓對此極不感冒,朝廷更是引以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