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兵車行 第四章 英魂 (四 上)(第3/3頁)

也不怪諸侯們把事情想得簡單。兩年來,王洵等人威震西域,令諸侯們對安西軍的戰鬥力佩服得五體投地。捎帶著對整個大唐國的軍力,也錯誤地高估了幾倍!而安祿山的轄地距離藥刹水又過於遙遠,諸侯們有一大半兒先前根本沒聽說過這個人,幾個約略有點印象的,對其了解也不過是大唐某鎮節度使而已。級別好似跟王洵這個大宛都督差不多,武藝和打仗的本事麽,想必也不可能再超過鐵錘王本人去!

聯想到王洵此番帶領十數國兵馬萬裏勤王,定能討得大唐皇帝陛下的歡心。待其從中原回轉,職別想必又要再升上數級。而他現在才二十出頭光景,已經身兼大宛都督和安西軍采訪使,照這個勢頭升下去,三五年內,徹底取代封常清,成為安西大都督,整個西域的實際掌控者也不無可能。

對於這種前程遠大,為人又甚是大方的好上司,諸侯們當然要抓緊一切機會巴結。當即,東西兩曹國主便響應號召,命令各自的嫡長子,曹康和曹厚兄弟,代父到大都督帳下效力。請求王洵一定對他們哥倆嚴加要求,多多教誨,以便二人日後能更好地為大唐盡忠。

其他諸侯也不甘落後,紛紛把自家王位第一繼承人推出來,追隨王洵去中原鍍金。個別沒將王位繼承人帶在身邊的,則紛紛以來時過於匆忙為借口,請求王大都督晚幾日帶大軍開拔,給自家子侄一個到中原增長閱歷的機會。

此舉正中王洵的下懷,他臉上卻故意裝出一副為難的模樣,猶豫了片刻,皺著眉頭回應,“大軍出征,哪有隨便改期的道理?!本都督找高人算過,三日後便是黃道吉日,倘若錯過,就要再等兩個月才能出發。不行,不行,既然錯過了,就等下一次機會吧。此次,請恕王某不能為他們幾人開方便之門!”

“大都督通融通融!”“大都督再幫忙想想辦法,我等這輩子都念您的情!”

“天可憐見。我等一輩子都沒去中原轉轉,好不容易晚輩們有了機會,卻要生生錯過。天可憐見,大都督可憐見!”

眾諸侯雖然在大食人的強迫下,表面上信過一段天方教。暗地裏的信仰卻是五花八門,各拜各的神仙。可無論信的是哪路神明,對於蔔卦之辭,都是敬畏得很。不敢再求王洵改期,只求他念在往日大夥做事恭謹的分上,再給想想辦法。

盛情難卻,王洵只好做出妥協。想了又想,才低聲說道:“出發日期,無論如何是不能再改的。但念在你等一片赤誠的分上,本都督可以放慢行軍速度,給他們一個追趕隊伍的機會。但話說好了,後趕上來的人,每個最多帶二十名親衛。再多了,本都督可沒那麽多糧草供應!”

“我們自帶幹糧,自帶幹糧!”諸侯們喜出望外,連聲答應。心中同時暗笑,你王大都督哪裏是沒有充足糧草,分明是怕我們的人去得太多了,顯得紮眼。不小心得到了中原皇帝的垂青,搶了你的風頭!放心,我會好好叮囑兒子,不讓他跟你爭頭功!但如果中原皇帝非要賞賜他個一官半職,也是他自己有福,可不是我等事先沒教導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