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長安醉 第六章 驚蟄 (八 下)(第3/3頁)

“張某無意影射高帥和封帥!”張巡趕緊拱了拱手,低聲賠罪。“張某只是就事論事而已,邊鎮兵強,腹心空虛,實非國家之幸!”

趙懷旭把眼一瞪,怒氣沖沖地說道:“那是禁軍自己不爭氣,關邊塞幾鎮屁事?你可知道,帶著白帽子的大食人已經快打到熱海邊上了!這些年來,全憑著安西子弟浴血奮戰,才把他們頂在了恒羅斯河對岸。如果再有人胡言亂語,說得朝廷起了削減邊鎮兵馬的念頭,玉門關外三千裏江山,恐怕早晚不復為我大唐所有!”

“若是中原有事,安西四鎮保住了,又有什麽用?”雷萬春聽不太懂雙方在爭論什麽,完全憑著個人好惡,站在了張巡的一邊。

“保住了四鎮,就保住了中原重奪西域的機會。否則,一旦讓回紇,突厥、吐蕃和遠道而來的大食人勾結在一起,大唐將永無寧日!”李元欽也不肯示弱,把安西軍眾將的一致看法大聲說了出來。

眼看著雙方你一言,我一語,把好好的盛宴攪翻了個,高適趕緊笑著打圓場,“呵呵,幾位都請息怒,且聽高某說一句。京畿之地已經近三十年未聞角鼓之聲了!禁軍散漫一些,恐怕在所難免!但如今陛下對此已經有所察覺,所以才委托封將軍重整飛龍禁衛,並且招募良家子弟入伍,憑本事授予武職。像明允、守直這般的少年才俊,不已經都暫露崢嶸了麽。照這樣下去,不出三年,禁軍必然會脫胎換骨。而其中表現優異者,又可以奉命到邊塞建功立業。屆時,恐怕幾位剛才的爭論,全都成了杞人憂天!”

“那倒也是!”周嘯風想了想,低聲回應。西域地廣人稀,中層將領們折損後一直得不到足夠的補充。如果這次整訓中發掘出來的人才,如王洵、馬方和宇文至、韋玨等能被陛下指派到安西軍中,就令人高興了。

“高書記此言,如同醍醐灌頂!”同樣的話聽在張巡和顏季明的耳朵裏,卻有了另外一番感悟。經過京師大營整訓的軍官,對朝廷的忠心肯定不成問題。將他們派往邊鎮之後,就能成為朝廷的耳目和爪牙。不但對邊鎮重將可以起到監督作用,慢慢地還可以形成一股牽制力量,讓心有異圖者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我等不必杞人憂天!”高適舉了舉酒盞,笑著提醒,“否則,恐怕對不住公孫大家和白行首的絕世歌舞!”

“的確如此!”眾人立刻醒悟到,此地不是爭論的合適場合,一齊笑著點頭。

“那就幹杯,為我大唐國運!”高適抓住機會,大聲提議。

“幹杯,為我大唐國運!”無論文人武將,都放下了剛才因為爭論而引發的不快,大笑著舉起酒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