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長安醉 第一章 秋聲 (五 上)(第2/3頁)

錦華樓的阿姨紅姑當年也曾是風月場上的花魁娘子,不用看王洵的臉色,就知道他在喝飛醋。趕緊笑呵呵地湊上來,輕輕扯住他的衣袖,“二郎不要生氣麽?那些外地來的軍漢,怎麽會像二郎這般,隔上十天半個月,才能忙裏偷閑到白姑娘這裏來放松一下!這些人,在軍營裏頭都憋瘋了,見了蚊子都覺得是雙眼皮。這不,一大早就伸長了脖子等著錦華樓開門,只要能聽白姑娘唱一首曲子,花多少錢都不在乎!您老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他們的錢都是拿命換回來的,早扔幹凈了早利索。照這種扔法,估計用不了幾天,就得抱著光溜溜膀子,哪裏來滾回哪裏去了!”(注2)

“一夥外地來的軍漢?哪裏來的?”聽阿姨這麽一說,王洵心裏的惱火稍微小了些,笑了笑,低聲詢問。

“好像是安西四鎮回來的。啊喲,二郎你可不知道,這些軍爺不好惹得很。白姑娘本來不打算露面的,可他們說,如果白姑娘不出來獻藝,他們就要拆了這錦華樓。為了樓裏其他姐妹的營生,荇芷她只好委曲求全了!”望著王洵的臉色,阿姨搖晃著手帕替白荇芷解釋。

“這群粗坯!”王洵不屑地罵了一句。心裏卻又想起昨天下午高仙芝的部將跨馬遊街,白荇芷從樓上探頭張望的情景,登時愈發覺得堵得難受。

錦華樓的阿姨唯恐惹惱了他,湊得更近了些,附在王洵耳邊說道:“小侯爺盡管放心,荇芷她知道分寸。老身可以拿性命擔保,除了您,旁人連靠近她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是麽!”王洵無奈地笑了笑。白荇芷幹的就是出賣歌喉與色相的營生,他又不是第一天才知道。按常理,他這個氣生得的確有些不值。可這兩天遇到的事情,就沒一件讓人順心的。先被宇文小子騙,然後打架沖撞了虢國夫人的馬車。好不容易抽出時間來到錦華樓尋個樂子,白荇芷又被別人搶先一步包了場子……

“後院的翠竹軒還空著,要不,小侯爺先去那邊喝口茶潤潤嗓子。反正那些軍爺有任務在身,從來在樓裏呆不長!”

“那就上去歇一會吧。聽你這麽說,我還真有點渴了!”王洵笑著點點頭,接受了紅姑的建議。

錦華樓阿姨紅姑會心一笑,叫過兩個姿色出眾,手腳麻利的新羅小婢,命她們好生伺候王洵去翠竹軒休息。片刻後,新羅小婢端來了新煮的茶湯,又擺上幾色時興的茶點,一人坐在王洵懷裏,笨手笨腳地用胸口摩挲他的胸口。另外一人則擺開瑤琴,慢慢地開始撫弄。

“別彈了,今天我沒心思聽曲子!”王洵推開懷裏的小婢,意興闌珊地揮了下胳膊。“下去吧,該幹什麽幹什麽去!”

兩個新羅小婢嚇了一跳,愣愣地看著王洵,眼淚在眶子裏打轉。“新來的吧?”王洵終於明白了紅姑笑容後的含義,忍不住輕輕搖頭,“沒事兒。你們兩個都下去吧。該給的賞錢,我都照給就是。你們跟紅姑說,我困了,想在這兒睡一小覺。讓她沒事別派人過來打擾!”

兩個新來的新羅小婢互相看了好一會兒,才終於確信她們未曾得罪了客人。躬了下身子,默默退了出去。

“這些人倒也知趣!”王洵懶散地依在胡床上,心中默默地想。雖然在長安城中,蓄養新羅婦,待其長大時取其處子之身滋補,乃是一種養生時尚,但是他卻對啞巴一般的新羅少女提不起什麽興趣。況且大白天的,萬一白荇芷那邊早早散了場子尋過來,恰恰自己又在這裏跟新羅女人混戰,撞到一起,恐怕彼此面子上都不大好看。

亂七八糟地想了一會兒心事,他倒真的有幾分倦了。又不想大白天睡覺,便下了胡床,信手推開了窗子。缺了一道阻隔,院子裏的喧鬧聲立刻傳了進來。王洵豎著耳朵聽了聽,依稀聽見距離自己的房間不遠處,隔著片竹林,一間小樓裏有個熟悉的聲音婉轉吟唱道:“秋來四面足風沙,塞外征人暫別家。千裏不辭行路遠,時光早晚到天涯……”

四下裏轟然叫好,喝彩聲中,琴曲漸轉激昂。白荇芷聲音也由低變高,壓過了四下裏的所有嘈雜,“漢兵出頓金微,照日明光鐵衣。百裏火幡焰焰,千行雲騎騑騑。蹙踏遼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飛。正屬四方朝賀,端知萬舞皇威。少年膽氣淩雲,共許驍雄出群。匹馬城南挑戰,單刀薊北從軍。一鼓鮮卑送款,五餌單於解紛。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

唱到最後幾個字,曲聲戛然而止。歌聲卻穿雲裂帛,然後漸遠漸稀,余韻繞梁,綿綿不絕。

“好!”采菊軒裏邊的軍漢們聽得過癮,喝彩聲愈發強烈。有人拼命地拍打著巴掌,有人卻食髓知味,大聲喊道,“再唱一首,請白姑娘再唱一首。我等日日在前方拼命,最希望聽到的,便是長安的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