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頁)

“皇上也太成問題了!”李鴻章自言自語。重臣們嘴裏所說的皇上實際上指的是兩個人,即皇帝和西太後。現在李鴻章是指前者。

已經成年的光緒帝,燃燒著親政的熱情並非壞事。比起沒有野心的皇帝來,為國家著想,還是擁戴這樣有野心的皇帝要好些。然而,為親政而網羅的人才,凈是些無聊的家夥。看來問題出在網羅的面不廣。自己的師傅、愛妃的老師……都是皇帝的私人。這些人是否有才幹,值得懷疑。

前幾天,翁同龢作為西太後的欽差來到天津,他提出的所謂自己的意見,在李鴻章看來,都不得要領、不符合現實。這是因為他缺少處理現實問題的經驗。

李鴻章暗暗拿定主意,對彈劾不予理睬,我行我素。

他閉上眼睛穩了穩情緒,從容不迫地拿起毛筆,開始起草電稿。書案上,堆著各種各樣的報告。

其中也有袁世凱來的電報:“已將九連城轉運站遷至鳳凰城,竊以為辦事諸多方便。”這是把兵站基地後撤了。敗兵陸續渡過鴨綠江,進入九連城。

李鴻章相信袁世凱的預測,可能九連城也要失守了。袁世凱這個人有特殊嗅覺,他的措施可能是正確的。

李鴻章想揮筆叱責戰敗之將,激勵他們為挽回名譽而戰。他首先給衛汝貴一紙電文:

講宮諸人(文廷式等)彈劾汝之軍隊,軍心不穩,紀律紊亂,到處騷擾,平壤之役,不戰而退。又同時彈劾我對汝等有所庇護。朝廷恨汝,幾近切齒。茲命宋慶前往,嚴肅調查。此次宜火速集合敗兵五千,整飭軍令。如遇賊(日軍),血戰一場,或許能稍贖重罪。倘非如此,汝至危矣!在津將士均謂汝等臨陣脫逃,痛罵盛軍人數雖多,皆不能戰,是否願當此惡名?切記!

好嚴厲的電文,而李鴻章仍覺得不夠勁兒。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李鴻章一邊寫著嚴厲的電文,一邊提醒自己,不要過於激動,以防失去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