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2頁)

至於其他的事,問題在於目前還無法斷定日、中兩國誰勝誰敗。也不能不考慮,萬一清軍得勝復歸漢城怎麽辦?或許大院君心裏早就打好了算盤,到那時候就說:“我是被日軍綁架出山的。日軍用刀槍逼著我,不得已才出來執政。但是,在當時的形勢下,也做了相應的抵抗……例如……”

例如,大鳥公使要求朝鮮政府發出公文請求日軍代其擊退牙山的清軍,大院君雖然沒有拒絕,但有意延誤時間。

後來,盡管大鳥公使拼命催促,朝鮮新政府仍遲遲不發公文,原因就在於此。

在日軍已向牙山進發之後,朝鮮新政府才發出公文。有人說大鳥公使硬把公文上的日期改成日軍出發之日,這是比較可信的。

朝鮮政府的档案中沒有上述公文材料,可能是害怕日後清政府檢查,有意不歸档。

東京接到大鳥公使關於弄到了朝鮮政府公文的報告,在7月28日上奏明治天皇。天皇問伊藤首相:“朝鮮政府有這樣的委托文件,應該怎麽辦?預先發出過訓令嗎?或者向公使交代過嗎?外交大臣發出過什麽訓令?對朕說明!”

這可以理解為天皇不贊成攻擊牙山的清軍。

伊藤首相領會了天皇的心意,便指示陸奧外相和參謀本部中止對牙山的攻擊。

然而,陸奧卻把中止攻擊的命令扣押了。

“這次戰爭是大臣之戰,不是朕之戰。”明治天皇提出異議,並拒絕派敕使去伊勢神宮和孝明天皇陵祭祀祖先,稟明開戰。天皇又說:“這種事情,不是朕的本意,不能向上蒼神明稟告。”

攻占漢城王宮,豐島海戰,理由都是因為對方首先開槍開炮。公開發表的消息都是如此,大多數國民也信以為真。可是,認真分析一下,朝鮮護衛兵和中國艦隊是不可能首先開火的。於是,唯恐別人看出破綻,又制造出一個怪論:王宮護衛兵很可能是些穿著朝鮮服裝的清兵。

這時,日本憲法已經公布。君主立憲制是天皇在內閣的輔弼下管理國政,所以,天皇反對開戰,卻無法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