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2/2頁)

東學黨之亂,雖為近年來朝鮮罕見之事件,但不必認為這些亂民具有足以推翻現政府之勢力。視亂民所指之方向,似有必要派來少量軍隊,以保護我公使館、領事館及僑民等。情況雖難預蔔,但目前漢城平穩,釜山、仁川等地亦無須擔心。

杉村駐朝鮮多年,通曉朝鮮國情,所以日本政府對他的報告深信不疑。從結果來看,杉村也和袁世凱一樣,把東學黨的力量估計過低了。

日軍參謀本部為了收集朝鮮情報,把伊地知幸介少佐派往釜山。5月30日伊地知少佐返回東京,向川上參謀次長做了匯報。據此,參謀本部做出判斷:“朝鮮政府一定會向清政府求援,而清政府也一定會應允。”

這個判斷是正確的。伊地知少佐在川上參謀次長訪問朝鮮時曾作為副官隨同,參謀本部也把他視為朝鮮問題專家。

伊地知少佐回國的次日,陸奧外相召見大鳥公使,征求有關出兵規模及手續等事務方面的意見。

從天津到仁川需要兩晝夜。

從門司到仁川需要四晝夜。

大鳥把日、中兩國派兵所需要的海運時間做了對比,發現有多出兩晝夜的不利條件。他認為,必須迅速行動。

大鳥圭介到了此時,仍認為日、中兩國可以合作,共同平定東學黨之亂,改革朝鮮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從朝鮮政府中驅逐親俄派。

這一天,即5月31日,眾議院通過了彈劾伊藤內閣的議案,內閣被逼得走投無路。

同一天,在朝鮮,東學軍終於占領了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