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國復興夢,東羅馬悲乎,幸哉

東羅馬是悲催的,同時也是非常幸運的;東羅馬是幸運的,同時也是非常悲催的。東羅馬延續了一千年,但那是悲壯的一千年。它於強敵入侵前從羅馬帝國分裂而來,隨後一直與強敵有緣,遭受匈奴人暴虐,被薩珊波斯狂打,讓阿拉伯人屢屢圍攻首都,被塞爾柱突厥人蠶食,被諾曼人、威尼斯人、德意志人群毆,最終滅於奧斯曼土耳其人之手。東羅馬皇帝幾乎都是在悲情中度過的,有雄才大略的不多,善於抓住戰略機會的不多,雖然上天屢屢給它生存和復興機遇,但最終還是於絕望之中滅亡了。千年悲情,千古歷史教訓。

1. 匈奴人暴虐苦難中的東羅馬

匈奴人發起試探性進攻時,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已經死去。根據其遺囑,羅馬帝國一分為二。這著實讓原以為羅馬帝國會動員起來全力與其決戰的匈奴人欣喜不已。不過,令匈奴人更欣喜的是,還沒等他們決定先進攻東羅馬還是西羅馬,東羅馬居然有人邀請他們率軍進入其國內。

準備得好不如碰得巧。匈奴人立即決定先搞定東羅馬,再去攻打西羅馬。

公元400年,在首領烏丹率領下,匈奴人大舉進入東羅馬——不是以侵略者身份出現,而是以朋友身份前往。

東西羅馬皇帝分別是親兄弟阿卡迪烏斯和霍諾裏烏斯,朝政大權分別被哥特人魯菲納和汪達爾人斯提裏克把持。因為對伊利爾利卡的歸屬問題有爭議,魯菲納和斯提裏克互不相讓,導致東西羅馬之間產生了仇恨——東西羅馬是按照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的遺囑和平分家的,皇帝為親兄弟,本沒什麽深仇大恨。

當匈奴人入侵東羅馬時,西羅馬的實際控制者斯提裏克不僅沒有給予支援,還趁機率軍進入東羅馬。東羅馬實際控制者魯菲納鼓動皇帝阿卡迪烏斯做出強烈反應,要求斯提裏克返回西羅馬,否則兵戎相見。斯提裏克沒有打敗東羅馬的把握,只好將部眾交給手下的哥特將軍幹納斯,自己返回西羅馬,給了東羅馬皇帝一個面子。不過,這卻給東羅馬帶來了災難。

幹納斯沒有斯提裏克理智。同為哥特人的魯菲納見是自己的同胞率軍來到君士坦丁堡,就放松了警惕。就在魯菲納與阿卡迪烏斯出城勞軍時,幹納斯趁機砍掉了魯菲納的腦袋,控制了東羅馬皇帝阿卡迪烏斯,成為東羅馬實際控制者。

哥特人信仰基督教阿利安教派,東羅馬人信仰東正教,因而哥特人幹納斯在東羅馬並不受歡迎。不僅如此,他還跟東羅馬的皇後不和。於是,東羅馬從皇室到民間都憎恨幹納斯以及他所率領的哥特軍。隨著仇恨升級,一場動亂爆發——君士坦丁堡市民屠殺了幹納斯的部下。幹納斯倉皇出逃,來到多瑙河下遊,請匈奴人幫他殺回君士坦丁堡。

匈奴首領烏丹在接待幹納斯時砍下了他的腦袋,並派人送到君士坦丁堡,交給東羅馬皇帝阿卡迪烏斯,以表示與東羅馬友好。雖然烏丹內心迫切想到東羅馬搶掠一番,但他認為這時入侵,時機並不成熟。

匈奴人沒趁東西羅馬分裂之際大肆進攻東羅馬,是給東羅馬的一個良機。東羅馬也確實利用此機會穩定了下來,並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在麻痹東羅馬幾年後,烏丹認為侵略東羅馬的時機成熟了。公元408年,他親自率軍侵入東羅馬。東羅馬軍誘敵深入,尋機突襲匈奴人。匈奴人深入東羅馬境內,搶掠了很多財物,滿載而歸。東羅馬在途中設伏,將匈奴主力軍打得慘敗,烏丹也差點兒被殺。

這一戰為東羅馬贏得了主動——烏丹戰敗後,再也沒有入侵過,其繼任匈奴首領俄塔也沒敢進攻東羅馬。直到盧阿繼任匈奴首領時,匈奴人才連續入侵色雷斯和馬其頓尼亞,對東羅馬進行戰略性試探。

東羅馬派出軍隊迎戰,但匈奴人並不與之決戰,而是采取長期戰爭騷擾的策略——東羅馬軍主力來了,他們就逃跑;主力走了,他們就攻擊小股東羅馬軍。

這種長期騷擾戰術讓東羅馬吃不消了。公元431年,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正式答應每年向盧阿繳納350磅黃金,並允許匈奴人進入幾個指定城鎮進行互市貿易。這是東羅馬歷史上首次花錢買和平,也是後來查士丁尼一世對薩珊波斯軟弱的重要影響因素。

東羅馬屈服求和,盧阿答應了,但他手下的一部分人不滿盧阿的高壓統治,紛紛逃往東羅馬。不滿盧阿統治的一些匈奴部落也紛紛自行與東羅馬簽訂合約,逼迫東羅馬繳納保護費,並承諾:如果發生戰爭,他們就幫助東羅馬打退任何來犯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