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淫與慈善(第4/4頁)

更重要的是,此種計劃得到了工商業慈善家團體的支持,其中就包括漢韋這個18世紀最活躍與最古怪的人道主義者,以及他的商業夥伴羅伯特·丁利。這些人有廣泛的人脈,擅長鼓動公眾輿論,而且作為其他合資慈善機構的創建者與管理者,他們已經擁有了大量的經驗。一旦他們全身心投入創建懺悔院,則勢在必行。“這似乎是我們唯一漏掉的東西”,1758年,漢韋在信中興奮地對丁利寫道,而當時懺悔院的建設已指日可待了。多麽光輝的前景,他欣悅不已,“順乎天道”,把邪惡的妓女轉變成幸福的妻子與母親——“這既是一項創造的工作,也是一項救贖的工作”。

一旦通過這些方式得到了仔細闡述與大力倡導,懺悔院之觀念就比18世紀任何其他的慈善機構更迅速、更確定地攫住了民眾的內心。第一次募捐的時候,僅僅數周之內就募集了三千英鎊——這比別的慈善機構數年募得的經費都多。數月之內,管理者們就租下並裝修了一座建築,而在1758年8月10日,白教堂的抹大拉之家即接受了第一批懺悔者。在1760年,其收容者的數量已從最初五十人的限額增加至一百三十人,而到了1769年,當它開始在黑修士建設新的宿舍之時,已經送出了一千五百名以上的女性。接下來的數十年間,大量捐款從英語世界的各個地方源源注入。“從白金漢郡到巴巴多斯,從米德爾塞克斯到馬德拉斯,從切普斯托到加爾各答”,男男女女們熱情地支持著這一新的慈善機構。

它的成功是一個例子,體現出人們對於性亂行為的處理方式發生了深遠而持久的變遷。從此以後,非官方的慈善組織就一直在針對賣淫的社會政策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補充甚至取代了教會與國家的傳統監管與懲罰手段。這乃是集體慈善事業之規模與目標的一次明顯擴展。不止於此,如今公共政策的預設是,女性並不總是要為她們自己的性行為承擔全部責任,相反,她們需要從無法自主的環境中得到解救。因此,慈善事業既重新審視了賣淫問題,又指出了一種全新而激進的解決之道。“古老的應對手段收效甚微,”漢韋主張道,“讓我們嘗試一種不同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