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三章 琉球處分

明治十一年(1878年)四月,明治政府以極為強硬的語氣宣布將琉球藩改名為琉球縣,並且要求第十九代琉球王尚泰即刻收拾行李,離開琉球去東京定居。

且說日本自明治四年(1871年)實行廢藩置縣以來,全國各地雖說時間上有早有晚,但都無一例外地按規定執行了,唯獨有一處,偏偏要當刺兒頭,死活不肯從命,無論如何也不肯成為日本的一個縣,那便是琉球。

因為這地方性質比較特殊,所以也不能急著來,按照明治政府的初期設想,就是等他個兩三年,等到全國廢藩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這琉球便會如同熟透了的柿子,自然而然地掉下枝頭,隨著大潮自覺自願地把名字改成琉球縣。而當時的太政大臣三條實美甚至連第一任琉球縣縣長的人選都給他想好了,那便是時任琉球國的國王,尚泰。

這主要也是為了琉球本身考慮,畢竟你若是冷不防地空降一個日本官員,把琉球國王說廢就這麽廢了,那實在是不利於穩定團結。

然而,盡管上頭想得倒是很美,可偏偏琉球那邊並不買賬,時間一過就是好多年,可他們卻依然連一丁點兒廢藩置縣的意思都沒有,至於那位尚泰王,也別說讓他去當縣長了,就連讓他用日本的年號他都不幹,並且照樣給清朝上貢,仍然自稱琉球國王。

於是日本方面終於忍不住了,他們在明治八年(1875年)的時候,強令尚泰將琉球國改名為琉球藩,同時派出軍隊入駐,並在當地推行日本年號。

此事雖由清政府發表強烈譴責以及嚴正交涉,但最終仍是不了了之,琉球還是用上了明治的年號。

但即便如此,尚泰王仍是不肯屈服,表示哪怕用日本的年號,琉球也已然是琉球國,而不是琉球縣。

鑒於這種情況,東京方面也就自然而然地更加強硬了起來。

尚泰王當然不願意去東京,可他知道要是論動粗那肯定不是日本人的菜,於是只能再度求助於清政府,希望老大哥幫幫忙,出面調停調停。

當時清朝能夠說了算的大拿,仍是李鴻章。他在收到琉球方面的請求之後,立刻按慣例,於當年六月向明治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並進行嚴正交涉,堅決要求日本人停止將琉球收入囊中的無恥行為。

而日本那邊的大拿,是剛上任內務卿不過一個多月的伊藤博文。

我相信大多數中國人對這位老兄一定不陌生,至少名字基本上是聽說過的。

伊藤博文出生於天保十二年(1841年)的長州藩,嚴格說來他們家其實並非武士,他爹叫林十藏,系標準的農民,所以伊藤博文小時候的名字叫林利助。在12歲的時候,因為他們家實在是太窮了,所以林十藏把兒子利助送到了城裏的商店做學徒,以賺錢補貼家用。可就在這一年,十藏被他們村子裏一個中間叫水井武兵衛的給看上了,收他當了養子。

所謂中間,也叫武家奉公人,就是最底層的那種武士,主要工作是打雜。通常的武士出門能帶一長一短兩把刀,而中間這種級別的只能帶一把短的。

可不管怎麽說,那也是武士,所以林十藏非常樂意地把自己名字改成了水井十藏。

萬萬沒想到的是,十藏改姓不過兩三年,他爹水井武兵衛也被人給看上了。看上他的人叫伊藤彌右衛門,是個足輕,也就是普通小兵,盡管地位也不高,可總比近乎家奴的中間要強,這位伊藤彌右衛門膝下無子,便要水井武兵衛做他幹兒子,一來二去,水井十藏又把名字改成了伊藤十藏,水井利助也叫了伊藤利助。

之後,他又改名伊藤俊輔,並在別人的介紹下進入了大名鼎鼎的吉田塾讀書,並又改了個名,叫伊藤博文(一說明治維新後改的)。

然而,盡管說起來也是堂堂的松陰門下,但在學校的那段日子裏,伊藤博文的表現並不出彩,和木戶孝允、高杉晉作等後來成為日本歷史巨星的同窗好友相比,當時的他甚至連存在感都不具備,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在那幾個巨星後面混,比如高杉晉作要去燒英國使館了,他去幫忙撿點柴火;桂小五郎要以天誅之名展現其狂亂貴公子的英姿了,他跟後面舉著火把當背景,等等。

倒是老師吉田松陰其實一直很看好這個學生:“俊輔(伊藤博文)雖然才劣學幼,可卻流露著一種質樸的華美,這讓我非常欣賞,而且,其實這家夥具備了十足的周旋才能。”

所謂周旋的才能,其實就是政治才華。

文久三年(1863年),伊藤博文因為出身還算不錯(松陰門下),外加高杉晉作等要好同學的推薦等因素,被長州藩選中,以官費留學生的身份送往英國學習考察。坐船坐了一個多月,剛踏上英國的土地,他就被那種資本主義發達社會的景象給震住了,在四處走訪了工廠特別是兵工廠以及觀摩了英國海軍之後,原本是一個資深攘夷派的伊藤博文頓感自己以前的愚蠢——居然會想到要殺光外國人,就憑這些個堅船利炮、機器工廠,外國人不來殺光自己那已經是走狗屎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