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六章 佛教與神道教之爭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說話間,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

公元552年,百濟國的使者造訪了倭國,他們奉君主聖明王之命,為當任的欽明天皇帶來了三樣禮物:一尊佛像、一套佛具以及一部佛經。

同時,還有一封聖明王親筆寫的信。

在信裏,百濟國王是這樣說的:所謂佛法,是一種比其他任何經典都要高深的東西,其中的奧妙,即便是聖賢孔子或是周公也無法揣測。這玩意兒本源於天竺,後傳入三韓,頃刻間就為大眾所敬仰。由於佛經中有過預言,稱佛法將會繼續東傳,我想來想去,覺得東邊也就你們倭國了,所以才特地遣使送經,希望能讓此物在貴國發揚光大,以普度眾生。

信不長,百來字,但所包含的信息卻不少。

首先,至少在當時日本的上流社會,儒教或者說漢學,已經十分普及了,不然百濟國王是不會拿孔子周公來舉例的。

其次,文中所提到的三韓,指的是朝鮮半島。那會兒半島的政治格局已經產生了不小的變化,從原先“主要有三國”變成了現在的“只有三國”——高句麗、百濟和新羅。

第三,百濟王在信中對佛教傳來的途徑做了光明正大的篡改,把佛教說成了是直接從印度傳來的東西,完全忽略了中國的存在。

但不管怎麽說,這封信以及那些個佛教用品,對於欽明天皇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他當即捧起佛像仔細觀摩,然後敲了敲木魚,把玩了一會兒念珠,最後打開了那部佛經。

讀完之後,天皇深感佛法無邊,其樂無窮。激動之余,又覺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於是第二天就把群臣給召喚到了殿前,先是說了一通佛法奧妙,接著便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把佛教當成倭國的官方宗教,普及一下?

一時間眾大臣們議論紛紛,說什麽的都有。就在這混亂的當口,突然就站出來一人,先口稱大王聖明,再表示自己對於佛法精妙早有耳聞,今日又喜見殿下皈依極樂,心中怡爽萬分,至於讓佛教在倭國全境普及,那更是天大的好事,自己絕對支持。

話音剛落,猛然間又跳出來一人:“大王,我倭國自古便是神之國度,有八百萬眾神護國,今日若是貿然棄之不顧而奉他國之神為尊,恐怕是要遭報應的。”

頃刻間,剛才還嘈雜萬分的殿堂上一下子就安靜了,大王以及群臣都默不作聲地擺出了一副習以為常的表情,然後盯著說話的這二位,靜靜地等待著他們各自的下一段發言。

其實接下去也沒什麽有營養的話了,兩位直接展開了人身攻擊,一個說你是死板腦袋不知變通的老古董,另一個則說你是裏通外國別有用心的賣國賊。

寬闊的殿堂內鴉雀無聲,只聽得那兩人鏗鏘有力你來我往地咒爹罵娘,而底下的大夥則紛紛抄手圍觀,心裏還在琢磨著這場吵架誰會贏。

其實這對冤家的結仇歷史由來已久,長期以來殿堂之上但凡有點爭議性話題,他們總是要跳出來以口為刀以舌為劍地廝殺一番,不分出個子醜寅卯青紅皂白決不罷休。

看著越吵越兇眼瞅著就要擄袖子開打的兩人,欽明天皇連忙擺手制止:“物部卿,蘇我卿,你們都各退一步吧。”

天皇口中的物部卿,全名物部尾輿,就是堅持八百萬眾神的那個;而蘇我卿,名叫蘇我稻目,他力挺要在日本搞佛光普照工程。

物部尾輿是物部家的族長,論起這一族的歷史,真可謂是源遠流長,據說能夠一直追溯到神話時代,而且代代都是倭大王身邊的重臣。進入公元5世紀後,物部家主要負責倭國的兵器制造以及管理,在倭王武時代,他們家族的地位達到了頂峰,包括物部尾輿本人在內,一連好幾代都擔任了國家的最高執政官——專業名稱叫做“大連”。

在當時的倭國朝廷裏,物部尾輿主要負責軍事以及法務。

另一個蘇我稻目,則是主管經濟,以及外交事務的官員,並且還擔任了“大臣”一職。

在那個時代的倭國,所謂“大臣”並非泛指,而是一個和“大連”一樣的專門職務,其主要職責也是輔佐大王處理政務,大連和大臣,其實就相當於中國的左右丞相。

物部尾輿和蘇我稻目,說白了就是倭國的兩大權臣。

關於這場佛教之爭,兩位冤家采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這其實本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他們能夠團結一致那才叫新鮮。至於個中原因,一般認為物部尾輿是政治方面的保守派,不容易認同外來文化;而蘇我稻目是開明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甚至還有人幹脆武斷地認為,物部尾輿是守舊的,蘇我稻目是進步的。這就純屬扯淡了。

物部尾輿之所以反對佛教流入倭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守護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