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對基督教的誓言

若徹底實施獨裁制,君主不但不能擁有家庭生活,同樣也無法擁有親戚關系。清朝興於東北,進入中原後,政治形態逐漸漢化,但其社會還保持著濃厚的滿洲色彩。尊崇家庭門第的風氣也是其表現之一。在滿洲貴族之中,有一個比現在的皇室更為嫡系並以此為傲的家族,那便是蘇努一族。

蘇努的血統來自清朝的始祖——太祖皇帝的長子褚英。褚英是英勇善戰的將軍,幫助父親屢立戰功,自然也應當擁有繼承父位的權利。可是,年紀相差不多的父子二人中途突然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概是太祖的後妻的問題。隨著太祖逐步擴張勢力,整個東北都納入其掌握之中,太祖從原本是敵國的葉赫部迎娶了他的妻子,立其為皇後。葉赫部不是純粹的滿洲血統,他們的血統中混雜著相當濃厚的蒙古人的血統。但是在滿族人中,葉赫部是第一流的名門望族,連飛黃騰達的太祖的血統也望塵莫及。太祖把出身於葉赫部的後妻立為皇後,並寵愛她所生的第八皇子,這不單單是被年輕妻子的美色所迷惑這麽簡單。太祖在褚英出生之時還只不過是滿洲一部之長,但現在其權威遠及整個東北,視野廣闊必須號令各個種族,這導致太祖前後的立場完全不同。從政策角度來說,他需要利用葉赫部的名聲。但褚英並不明白這一點,認為太祖只不過是對擁有純粹滿洲血統的舊親戚等閑視之,而一味追捧、奉承新親戚罷了。

褚英的舊滿洲主義與其父的大滿洲主義最終發生了正面沖突。太祖逮捕並圈禁了褚英。褚英在圈禁中與世長辭。褚英之後的子孫為:杜度—杜努文—蘇努。

大滿洲主義因褚英的死而凱歌高奏。太祖死後,葉赫部出身的皇後所生的第八皇子因其母方的高貴血統,被眾人推舉即位,即為第二代的太宗。其後順治帝、康熙帝至雍正帝的歷代皇後中出身於葉赫部的占多數。太祖以來代代相傳的家臣卻被當作鄉下人,反而不為世人所重視。

越是不被世人所重視,越是自命不凡,以其血統為傲。蘇努一家自認為是清朝的嫡系,瞧不起當今的皇室。雖說如此,他們也不能超然世外,與政治權力完全無關。若是遠離政權,自然難逃被社會埋沒的命運。蘇努利用所有機會以求接觸政權。在康熙時代諸阿哥暗鬥之際,他為八阿哥出謀劃策。雍正帝即天子位後,他受八阿哥牽連受到處罰也是自作自受。但蘇努一族時至今日依舊以他們的嫡系血統為傲,不肯舍棄自尊,加之蘇努的孩子們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這使得雍正帝對他們一家的迫害變本加厲。

蘇努在雍正元年已是七十六歲的老人,是清朝皇族之中最年長的人。他有十三個兒子,除其中兩個早年夭殤外,其余全部長大成人,當時都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他還有十六個女兒,大多數已經結婚生子。這一家開始信仰基督教是從十多年前第三子蘇爾金的精神煩悶開始的。

蘇爾金在對人生問題抱有深深的疑惑之時,偶然聽到關於基督教的傳聞便產生了興趣,派遣下人到街市上尋找關於基督教的書籍,尋遍街市卻沒有找到。他在別人的指點下來到了西街的天主堂,那裏的傳教士送給他一本用漢文寫的入門書。蘇爾金閱讀之後為之動心,嘗試著和兄弟、親戚們討論,但仍有不解之處,便親自赴天主堂拜會神父,消除疑惑。兄弟們不顧父親蘇努的禁止,雖然沒有接受洗禮,但已經成為虔誠的信徒。第十子書爾陳在即將作為一支部隊的統領隨十四阿哥出征準噶爾之時,接受洗禮並被賜予教名保祿。他的妻子也同時信教,教名為瑪麗亞。第三子蘇爾金在兩年之後受洗,教名為若望。

此時恰逢康熙帝駕崩,雍正帝即位。九阿哥被派遣到西寧時,蘇努的第六子勒什亨、第十二子烏爾陳受命隨行,他們以此為契機接受洗禮,分別被授予教名類思和若瑟。伴隨著雍正帝對八阿哥、九阿哥的迫害的表面化,蘇努一家自然會受到牽連。雍正二年,蘇努舉家被流放至萬裏長城的內長城以外的右衛。

年邁的蘇努每日俟候在宮門,請求天子的寬恕,但無人理睬。終於,規定的日子到了,就算再不情願也不得不出發。雖說只是一家搬遷,但其家庭成員共有六十余人,再加上奴婢三百人,形成了一個大部隊。蘇努一家扶老攜幼在荒野之中前進。

右衛與外長城相接,是與張家口相距不遠的一座擁有五萬人口的城市,其中四萬人是駐紮於此地的駐屯兵,可謂地處前線。在這裏尋找可以容納這一家人的房屋並非易事。蘇努等男人們不得不作為兵卒在這支軍隊中當差。盡管落魄如此,但因為原本是皇族,作為軍隊長官的將軍意外地向他們示好並給予其優待。但是,將軍某次前往北京謁見雍正帝,與其進行了長時間的密談,回來之後形勢急轉直下。蘇努一家又被命令遷徙到離右衛兩英裏的、處於沙漠之中更加鄉下的新堡子。而這個時候,他們剛剛在右衛找到房子,並從僅有的存款中預先支付了一年的房租,修葺了破爛的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