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吐槽錄(第3/3頁)

什麽字呢?這條謎語的制作方法稱為“清面法”,即“注銷法”,也稱“題面叫出法”,即“謎面有字沒有踏實謎底文義,這個衍字又能用注銷詞叫出。”於是,欲解此謎,關鍵在於“注銷”謎面的“衍字”。謎面既曰“得閑字”,那麽,就是說:“得”字,是閑字,是沒用的字,可以“注銷”;而前面的“賦得偃武修文”,去掉“得”字,就成了“賦偃武修文”,這才算“叫出”了真正的謎面。接下來就不難了。“賦”字,由貝、武構成,既說“偃武”,則是將“武”放倒,剩一個“貝”字;又說“修文”,則是添一個“文”字。謎底就是:貝+文=“敗”。

國藩猜出謎底是“敗”字,卻不知其意所在,繼續咨詢:“仙何為而及此?”乩仙一看來了知音,速速作答:“為九江言之也,不可喜也。”湘軍主力部隊由其時的第一名將李續賓率領,於四月初八日從太平軍手裏奪回了江西九江城,捷報早已傳至湘鄉,而乩仙竟說“敗”,竟說“不可喜”,這是怎麽回事?倉促間,又問,大仙您這是“為天下大局言之耶,抑為吾曾氏言之耶”(是說大清要亡國呢,還是曾氏會敗家)?乩仙答:“為天下大局言之,即為曾氏言之。”國藩雖沒聽明白,還是不由自主感到“凜然神悚”。這一輪問答,令人不得要領。可是國藩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麽有價值的問題,只好與大仙拉家常,問您貴姓,幾級幹部,這是要往哪兒去。這位乩仙,開始是高深莫測,這會兒一變而為平易近人,說,俺免貴姓彭,河南固始人,官至都司(清代武職,正四品),鹹豐二年(1852年),死於征戰,升天後,上天念我保家衛國,勞苦有功,特授雲南大理府城隍。今日赴任,路過湘鄉,與你相見,十分有緣,給你泄露一點兒天機,別人我還不告訴他。雲雲。聊了一會兒,國藩還是沒搞明白“敗”字啥意思,遂“再叩之”,不料方才熱鬧非常的沙盤,至此“寂然不動”。看來,大仙忙著赴任,已經上路了。

猜著了“敗”字,卻猜不著何人會“敗”“敗”在何處。直到半年後,國藩才知道,天命早定,仙不我欺。其時,李續賓於克復九江後,受命攻打廬州(今安徽合肥),一月之內,率部長驅五百裏,連克太湖、潛山、桐城與舒城,鋒銳無比,一時無兩。只是,太平天國火速調集陳玉成與李秀成兩路大軍(人數在十萬至三十萬間),回援廬州,在廬州西南的三河城,團團圍住湘軍(人數不足六千)。十月九日,兩軍決戰,結果是湘軍被太平軍全殲,主帥李續賓自殺,國藩之弟國華也在此役殉職。

三河之戰是湘軍戰史上最慘重的敗績,也幾乎扭轉了太平天國的頹勢。彭大仙半年前教曾國藩猜的“敗”字,有了下落;他所說的“為天下大局言之,即為曾氏言之”,也有了下落。國藩是真服了,多年後談及此事,說:“其效驗昭之如此,且先半載知之,則世俗所雲冥中諸神造兵死冊籍等語,非為荒唐之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