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南朝軍人勢力與皇權(第4/10頁)

還軍至南皖,而高祖崩,安都隨世祖還朝,仍與群臣定議,翼奉世祖。時世祖謙讓弗敢當,太後又以衡陽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猶豫不能決。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遠,臨川王有功天下,須共立之。今日之事,後應者斬。”便按劍上殿,白太後出璽,又手解世祖發,推就喪次。世祖即位,遷司空……[18]

頗有意味的是,在陳蒨為帝時,侯安都指揮擊敗了王琳軍,“勛庸轉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漸用驕矜”,對文帝陳蒨逐漸缺乏尊重:

(安都)嘗陪樂遊禊飲,乃白帝曰:“何如作臨川王時?”帝不應。安都再三言之,帝曰:“此雖天命,抑亦明公之力。”

宴訖,又啟便借供帳水飾,將載妻妾於禦堂歡會,世祖雖許其請,甚不懌。明日,安都坐於禦坐,賓客居群臣位,稱觴上壽。[19]

侯安都向文帝借“禦堂”舉辦家宴甚至坐上皇帝的禦座,令人想起東晉元帝即位時引王導登禦座之舉,及所謂“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而到陳文帝時與皇帝共享禦座的則換成了武將。侯安都的這種行為已經突破了君臣關系的底線,且陳蒨也具有掌控朝政的能力,最終侯安都被誅殺。

在陳蒨朝,其次弟陳瑣被北周釋放返回,在政務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陳蒨死後,繼位的太子陳伯宗(廢帝)軟弱無能,陳瑣掌握輔政大權,並受到將領們的擁戴。在廢帝陳伯宗即位的第一年(光大元年,567年),忠心者曾兩度試圖推翻輔政的陳瑣,但都未成功。第一次是文臣與沈太後聯合,試圖以太後敕令使陳瑣離開尚書省“還第”,從而將其驅逐出權力中心。這些參與者主要是尚書和中書省中的文臣:

(殷不佞)遷東宮通事舍人。及世祖崩,廢帝嗣立,高宗(陳瑣)為太傅,錄尚書輔政,甚為朝望所歸。不佞素以名節自立,又受委東宮,乃與仆射到仲舉、中書舍人劉師知、尚書右丞王暹等,謀矯詔出高宗。眾人猶豫,未敢先發,不佞乃馳詣相府,面宣敕,令相王還第。及事發,仲舉等皆伏誅……[20]

陳瑣剛得到敕令時,一度猶豫不敢反擊,派人詢問領軍將軍,名將吳明徹,吳堅決支持其留在朝廷。[21]得到吳的支持後,陳瑣發起反擊,將反對者們逮捕處死。此事成為陳瑣廢黜陳伯宗自立的直接誘因,而文臣與武將在此事中的不同立場則頗有代表性。

不久,湘州刺史華皎起兵反對陳瑣。華皎是文帝陳蒨的親信,故忠於文帝、廢帝父子。他聯合北周軍隊試圖順江而下,但江州刺史章昭達、郢州刺史程靈洗都拒絕了華皎的勸降,建康的舊將也都忠於陳瑣,吳明徹、淳於量、徐度徐敬成父子受命出兵,擊敗了華皎和北周聯軍。此舉亦為陳瑣正式稱帝掃清了道路。按照《陳書》的說法,陳蒨臨終前就曾試圖仿效吳太伯讓位給陳瑣。不論這種說法是否是陳瑣為帝之後的杜撰,當時的將領們都沒有對這次帝位易主表示異議。他們顯然更願意接受年長、有能力的陳瑣為帝。陳瑣即位之後,也炫耀自己熟稔戰陣之事,顯然是在向將帥們展示他的才能。太建四年(572年)八月:

詔曰:“國之大事,受賑興戎……磻溪之傳韜訣,谷城之授神符,文叔懸制戎規,孟德頗言兵略。朕既慚暗合,良皆披覽。兼昔經督戎,備嘗行陣,齊以七步,肅之三鼓,得自胸襟,指掌可述。今並條制,凡十三科,宜即班宣,以為永準……”[22]

第三節 皇權對軍事將領的打擊與控制

南朝軍事將領與皇權的關系一直處在動態之中:當局勢混亂時,軍事將領們會結成集團擁立自己支持的皇帝;當皇帝(往往是繼任的皇帝)能夠穩定執掌政權時,又會對勢力強大、過於跋扈的軍事將領進行誅殺,以維持皇權的獨尊。

在宋、齊兩代,這種皇權打壓軍事將領的現象比較突出。劉義隆被謝晦、檀道濟等迎立之後不久就借機陸續除掉了四人。為孝武帝劉駿奪位立下戰功的名將柳元景、沈慶之,在前廢帝劉子業即位不久也被誅殺。明帝劉彧在討平反對武裝之後賜死為其平叛的將領吳喜,斥逐老將張永。到後廢帝劉昱朝,殺戮武人的風氣更盛。在這種情況下,曾有一大群禁軍將領寄希望於除掉劉昱,改立建平王、南徐州刺史劉景素:

自是廢帝狂悖日甚,朝野並屬心景素……與司馬廬江何季穆、錄事參軍陳郡殷沵、記室參軍濟陽蔡履、中兵參軍略陽垣慶延、左右賀文超等謀之。以參軍沈颙、毋丘文子、左暄、州西曹王潭等為爪牙。季穆薦從弟豫之為參軍。景素遣豫之、潭、文超等去來京邑,多與金帛,要結才力之士。由是冠軍將軍黃回、遊擊將軍高道慶、輔國將軍曹欣之、前軍韓道清、長水校尉郭蘭之、羽林監垣祗祖,並皆響附,其余武人失職不得志者,莫不歸之。[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