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陳朝的江防作戰與隋滅陳之戰

隋滅陳之戰,距離晉滅吳已有三百余年,但兩次戰爭的地理因素相似,戰役部署也多有可比之處。陳是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它的對北防禦形勢和之前的東晉宋齊梁歷代都不相同:以前,南方政權基本能將邊防線維持在淮河或者更北。只有330—340年代、510—520年代,壽陽先後被石趙和北魏占領,南北爭奪區域南移至江淮之間,但隨著石趙崩潰和北魏內亂,東晉、梁又將戰線推進到淮河以北。到梁末,侯景之亂引發南方大範圍內戰,北方政權(東魏和西魏)乘機將戰線推過淮河、漢水,直抵長江附近。當陳霸先試圖稱帝建陳時,又遭到了忠於舊梁武裝的反對,這些南方武裝接應北周和北齊軍過江,數次對陳都建康發起攻勢,在長江中也數次發生激戰。

陳朝前期二十年(550—560年代)一直忙於抵抗北方侵襲,借長江勉強維持立國局面。570年代,陳宣帝對北齊發動北伐,成功將戰線推進到淮河以北。但隨著北周滅齊統一北方,周軍又迅速將陳軍驅逐到長江以南。不久隋代周,陳、隋之間隔江對峙,頗與東吳西晉時相似,直至589年隋滅陳完成統一。就在隋師即將渡江之時,陳後主還自恃長江天險不可逾越:

陳禎明三年,隋師臨江,後主從容而言曰:“齊兵三來,周師再來,無弗摧敗。彼何為者?”都官尚書孔範曰:“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今日北軍豈能飛渡耶?……”[1]

後主言“齊兵三來,周師再來”,是指陳霸先以來南軍擊敗北齊、北周渡江攻勢的戰例。下面就對這幾次戰事及長江的戰略作用進行梳理。

第一節 立國之初:與北齊的戰事

555年齊軍首次渡江之戰

555年,江南經歷了侯景動亂之後的一系列戰亂,北方政權乘機向南擴張。西魏占領蜀地並攻滅了江陵的梁元帝政權,完全占據江北上遊地區,並借助後梁傀儡政權將勢力範圍擴展到長江南岸。[2]

這年九月,長江下遊的舊梁武裝之間發生火並,陳霸先自京口偷襲王僧辯,占領建康,並廢黜了自北齊迎來的梁帝蕭淵明。此舉招致了舊梁境內各武裝勢力的反對:湘江流域的王琳、三吳地區的杜龕等都舉兵進攻陳霸先。另外,下遊沿江的譙、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南豫州刺史任約都倒向北齊,投入對陳霸先的戰事。梁末的譙、秦二州在建康對岸的江北;南豫州治所在長江東南岸的姑孰(今馬鞍山市與蕪湖市之間)。十月,徐嗣徽軍隊渡江進逼建康,占領京師外圍要地石頭城。

當時北齊並沒有預料到江南的變局。徐、任倒戈投誠,使北齊軍隊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渡江據點,以及南方的水軍戰艦支援。於是齊部署在南線的兩路邊防軍迅速渡江,試圖一舉攻滅陳霸先,平定江南。十一月己卯,“齊遣兵五千濟渡據姑孰”[3],這路齊軍從歷陽渡江,到達南豫州姑孰,與任約合兵;次日庚辰,[4]柳達摩率領一萬名齊軍、一千匹馬和三萬石軍糧,渡江進入石頭城,與徐、任軍合兵。齊軍渡江數量不多,說明江南變起倉促,北齊沒來得及從內地調發大部隊。而這兩支軍隊成功渡江,顯然得到了徐、任水軍的協助。因為原來北齊的南界並未推進至長江,也未有渡江計劃,不可能有大規模造船的預案。

得知徐、任和北齊軍占領石頭城,威脅建康,陳霸先迅速從與杜龕作戰的三吳地區回援。他利用南軍的水上優勢封鎖了江面。陳霸先水軍頻頻破襲江北的齊軍基地。齊軍入石頭城後第三天(癸未日),陳水軍夜襲江北胡墅渡口,燒毀齊軍船舶千余艘;另一支水軍巡航江中,切斷了齊軍的渡江增援之路,並俘獲了向江南運送援軍和糧食的船隊,齊北徐州刺史也被俘,這也說明,齊的後方援軍已經投入到渡江作戰。[5]

石頭城的齊軍及其附庸數次與陳霸先作戰,都難以獲勝。陳霸先方面曾擔心,徐、任和北齊軍向東南運動,與杜龕等武裝聯合,則建康形勢危急。[6]但北齊軍渡江部隊缺乏在江南作戰的經驗,同時身後江路被切斷,得不到援兵支持,所以一直駐在石頭城及秦淮河南岸,未能向江南腹地擴張。為解江路斷絕之困,齊軍試圖打通向姑孰、歷陽方向的交通。徐嗣徽率部離開石頭城趕往南豫州,與那裏的任約軍及齊軍匯合。這支徐、任和北齊聯軍共萬人再次向建康進軍:徐嗣徽部水軍順江而下;齊軍則從陸地進軍。但陳霸先軍將這兩路援軍阻截在途中,使其無法與石頭城的齊軍匯合。

十二月,陳霸先水軍再次偷襲江北,攻入徐嗣徽的原秦州治所,“俘數百人。收其家,得其琵琶及鷹”[7],派人送至被攔於建康南的徐嗣徽軍中,對徐造成很大的震懾。陳水軍還阻斷秦淮河匯入長江之口,斷絕了石頭城中齊軍的水上逃亡之路,之後和柳達摩軍決戰秦淮河南岸,齊軍大敗,兩座兵營都被攻破,艦船被燒毀,只能退保石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