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第3/6頁)

三十一年,秦、趙、齊三國聯合攻打我國,秦將商君用欺騙手段俘虜了我國的將軍公子亹,然後襲取他的軍隊,大敗魏軍。秦國任用商君,東邊拓地到達黃河,而齊、趙兩國又多次打敗我軍,安邑靠近秦國,於是遷都到大梁。立公子赫為太子。

三十三年,秦孝公去世,商君逃出秦國,投奔魏國,魏人惱怒他曾經欺騙公子亹,不接納他。三十五年,和齊宣王在平阿南相會。

惠王屢次在戰爭中敗北,就用卑下謙恭的禮節和優厚的物質待遇招攬賢人。鄒衍、淳於髡、孟軻都來到魏國。惠王說:“我沒有才能,軍隊三次在國外遭受挫折,太子被俘,上將戰死,國家因而空虛,玷辱了祖先的宗廟社稷,我特別感到羞恥。老先生不顧千裏遠程,屈尊光臨我國朝廷,將提供什麽妙計使我國獲利呢?”孟軻說:“君王不可以這樣談利。君王貪利就會影響大夫貪利,大夫貪利就會影響百姓貪利,上上下下都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作為人君,實行仁義就夠了,何必追逐利呢!”

三十六年,又和齊王在甄地相會。這一年,惠王去世,兒子襄王繼位。

襄王元年,和諸侯在徐州相會,互相尊稱為王。追尊父親惠王為王。

五年,秦軍在雕陰打敗我國將領龍賈的軍隊四萬五千人,包圍我國的焦、曲沃。魏國把河西之地割給秦國。六年,和秦王在應地相會。秦軍攻占我國的汾陰、皮氏、焦。魏軍討伐楚國,在陘山打敗它。七年,魏國把上郡全部割給秦國。秦軍攻占我國的蒲陽。八年,秦國歸還我國的焦、曲沃。

十二年,楚軍在襄陵打敗我軍。諸侯的執政大臣和秦相張儀在齧桑相會。十三年,張儀擔任魏相。魏國有個女人變成了男人。秦軍攻占我國的曲沃、平周。

十六年,襄王去世,兒子哀王繼位。張儀又回到秦國。

哀王元年,五國共同討伐秦國,沒有勝利就退兵了。

二年,齊軍在觀津打敗我軍。五年,秦國派樗裏子攻占我國的曲沃,在岸門趕走犀首。六年,秦國派人來立公子政為太子。魏王和秦王在臨晉相會。七年,進攻齊國。又和秦國聯合討伐燕國。

八年。討伐衛國,攻占相鄰的兩座城邑。衛君非常憂慮。如耳會見衛君說:“請讓我去使魏國撤軍,並罷免成陵君,可以嗎?”衛君說:“先生果真能如此,我願意世世代代以衛國侍奉先生。”如耳會見成陵君說:“從前魏國討伐趙國,切斷羊腸坂道,攻占閼與,約定割裂趙國,把趙國分成兩個,趙國所以沒有滅亡,因為魏國是盟主。現在衛國瀕臨滅亡,它將向西請求臣屬於秦國。與其由秦國寬釋衛國,不如由魏國寬釋衛國,這樣,衛國一定會永遠感激魏國。”成陵君說:“好。”如耳又去會見魏王說:“我曾去見過衛君。衛君原是周室的分支,它雖然號稱小國,但寶器甚多。現在衛國迫於危難,而仍不肯獻出寶器,因為他心裏認為進攻衛國或寬釋衛國,都不由君王主宰,因此,寶器縱然獻出來,一定不會落到君王手裏。我私下揣摩,先建議寬釋衛君的人,必定是接受了衛國賄賂的人。”如耳出去,成陵君進來,照如耳的話遊說魏王。魏王聽完他的話,便停止了對衛國的用兵;同時罷免了成陵君的職務,終身不再見他。

九年,和秦王在臨晉相會。張儀、魏章都來歸附魏國。魏相田需去世,楚國惟恐張儀、犀首、薛公做魏相。楚相昭魚對蘇代說:“田需死了,我怕張儀、犀首、薛公中有一人繼任魏相。”蘇代說:“那麽想讓誰做魏相對你有利呢?”昭魚說:“我想讓魏太子做魏相。”蘇代說:“我願意替你北上遊說,一定讓魏太子當魏相。”昭魚說:“怎麽辦呢?”蘇代說:“你扮演魏王,我來遊說你。”昭魚說:“怎麽說呢?”蘇代說:“我從楚國來,昭魚很憂慮,他說:‘田需死了,我怕張儀、犀首、薛公會有一人當魏相。’我對他說:‘魏王,是賢明的國君,一定不會讓張儀當相國。張儀若當相國,一定偏向秦國損害魏國。犀首若當相國,一定偏向韓國損害魏國。薛公若當相國,一定偏向齊國損害魏國。魏王,是賢明的國君,一定不會隨便任命他們。’魏王會說:‘那麽我讓誰當相國呢?’我就說:不如讓太子自己當相國。太子自己當相國,這三個人都認為太子不會長期任相國,都會盡力讓他們的故國侍奉魏國,為的是將來接替太子當魏相。憑借魏國的強大,又有三個擁有萬乘兵力的大國輔佐,魏國一定會安寧。所以說不如讓太子自己當相國。”於是北上會見魏王,把這些話告訴他。太子果真當了魏的相國。

十年,張儀去世。十一年,和秦武王在應地相會。十二年,太子到秦國朝拜。秦國攻打我國的皮氏,沒有攻克就解圍。十四年,秦國把秦武王的王後送回魏國。十六年,秦軍攻占魏國的蒲反、陽晉、封陵。十七年,和秦王在臨晉相會。秦國歸還我國的蒲反。十八年,和秦軍聯合進攻楚國。二十一年,和齊、韓兩國共同在函谷關打敗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