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不必“三跪九叩”,要表忠心請原地跳舞【朝會禮儀】(第3/4頁)

“叉手”的簡單形式其實就是雙手交握,虛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離方寸(古人對心臟的別稱)”的說法。至於手指的擺布,是比較細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來再慢慢調整到位。當然對於從小接受嚴格禮儀訓練的士族家庭來說,小孩子六歲一開始入學學禮,就要教他們正確的叉手姿勢,那麽他們長大後一行叉手禮,手指就會自然而然地握對位置了。您要是還不能理解,可以找來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瞅瞅,那裏面有兩位正在聽音樂的紅衣官人,雙手捧在胸前,姿勢就是傳說中的“叉手禮”。

“叉手”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見的禮節,行起來簡單,而恭敬意味又很濃,可謂方便足料廉宜碗大······咳,想當年柳宗元被貶到永州的時候,謹小慎微怕再犯錯誤,於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敦煌變文裏也有“舜子叉手啟阿娘”的句子,總之與人交往的時候保持這個姿勢是比較安全的。

好啦,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種禮節,我們講得差不多了。現在回到開頭說的上朝那段,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對皇帝“三跪九叩”,那麽應該怎樣行禮呢?

首先要說“三跪九叩”這個禮節出現的時間很晚,有說是到了清朝才見記載。中古時代最隆重的拜君禮儀,以“再拜稽首”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兩次“再拜”之間,加入一段“舞蹈”。

“上朝”有很多種類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會、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每日或者隔三五天來一次的“常朝”、接見外國使團的朝會、接受皇太子拜見的朝會、封爵授高官的朝會等,哪種和哪種的禮儀都不完全一樣,參加朝會的君臣穿戴的服飾、演奏的音樂等也不一樣,這些煩瑣的事想想都讓人頭大,所以才有禮部等機構裏的一群官員專門負責弄這些。

咱們就拿最隆重的新年元旦大朝會來說吧,作為一個在京的官員,您有幸(必須)參加這種大場面,再加上程序不熟(或者說完全不懂),心情想必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吧?那麽牢記兩個秘訣,可以幫助您安全度過“第一次”。

第一,朝會進行時,一直會有官員站在階下高聲指揮大臣們行禮,這個官員的職位是“典儀”,還有幫助他揚聲喊叫的“贊者”,您要時刻注意聽他們的號令。他們喊“趨”,您就跟在別人身後彎腰拱手小步快走;他們喊“脫舄”,您要把自己腳上的鞋脫掉;喊“解劍”,您就把身上朝服腰間掛著的劍解下來;喊“俛伏”,您要雙膝跪倒趴地;喊“興”的意思是可以站起來了······

第二,緊盯著站在您前面的官員,亦步亦趨,人家做啥你也做啥,這樣最穩妥。比如典儀喊了一聲“再拜”,您可能就暈了,知道“再”是“兩次”的意思,但不知道這裏的“拜”是哪一種拜。拜手?頓首?還是稽首?那就趕緊看著前面那老兄,見他雙膝跪下,舉手過頭,往前拱落至地——這應該是稽首了,您也得加快速度,爭取和大家同時叩頭落地,動作不要遲慢得太明顯,否則小心被禦史彈劾“朝儀不整”什麽的。

稽首至地,別人都老老實實叩頭就行了,您就苦命一點兒,不但要拗著脖子磕頭,還得斜著眼偷瞄左右,見別人起身,您也要爬起來,然後再一次······跪地拱手叩頭,再行一遍“稽首”禮,要不怎麽叫“再拜”呢。

這一遍拜完,大臣們爬起來站好,當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門下省首長)要上前到皇帝那裏接受詔旨,然後回來走到官員們的東北位置,面朝西,大聲宣布“有制”(皇上有旨)。

這時候您一看官員們又開始下跪行禮了,得,又是一次“再拜”。折騰完了,侍中才宣布剛從皇帝那裏領受的旨意,說的是什麽呢?“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新的一年來到了,我和大家一起慶賀。)

就說這一句話,你們這些官員又開始折騰“再拜”啦!這回稽首兩次還不算完,等您爬起來,發現莊嚴神聖金碧輝煌的大明宮含元殿上,開始了一番······天魔亂舞的景象······

我說您,不要傻呆呆站著呀!禦座上那個天子正注視著你們呢,大過年的,各位官員都在比誰跳舞跳得賣力,爭取給皇帝陛下留個好印象,您僵立著賣呆是不想幹了?您說不知道該怎麽跳?老辦法,緊跟著前面那個官員同事,他揚臂您也揚臂,他跺腳您也跺腳,人家來個原地轉體1080度,您至少得跟著轉個720度吧?

光跳舞還不成,大家揮胳膊蹬腿地揚塵舞蹈一番,又同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後又一次“再拜”,稽首兩次,把歡慶氣氛推向高潮,這才算結束了一年裏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禮,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