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聽書看戲,茶館劇院不侍候,請去廟裏拜佛【公眾娛樂】(第3/4頁)

還是上面那段的內容,講師搖身一變,神情語氣模擬成中年婦人的樣子,先是一段白話敘述:

“······慈母告目連:‘我為前生造業,廣殺豬羊,善事都總不修,終日咨情為惡。今來此處,受罪難言。漿水不曾聞名,飯食何曾見面。渾身遍體,總是瘡疾。受罪既旦夕不休,一日萬生萬死。’慈母喚目連近前,目連,目連啊······”

說到這裏連呼兩聲,法師敲著木魚開唱啦:

“我緣在世不思量,慳貪終日殺豬羊,

將為世間無善惡,何期今日受新殃。

地獄每常長饑渴,煎煮之時入鑊湯,

或上刀山並劍樹,或即長時臥鐵床。

更有犁耕兼拔舌,洋銅灌口苦難當,

數載不聞漿水氣,饑羸遍體盡成瘡……”

一邊唱著,一邊以袖掩面做淒苦拭淚狀。您再看堂下聽講的百姓信眾,特別是那些心軟命苦的婦女,早已哭成一片啦,一邊哭一邊紛紛摘首飾擄戒指手鐲捐獻給寺廟。這也難怪,當時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貧乏,別說電視電影電腦了,連書本都很貴且少見,大部分人又都不識字,難得看一場文藝表演,再粗陋簡單也能輕易感染人。法師們以說學逗唱模仿擬聲種種手段演出的六道輪回故事、因果報應故事、勸善勸捐故事,往往都會受到當地民眾的瘋狂追捧,收獲的捐獻供奉物也會很豐厚。

除了宣講內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和尚們的“俗講”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盡量使用當地的方言口語,比文人士子讀書和高僧誦經都“三貼近”[注33]多了。到了後來,“俗講”的內容除了佛經故事,還有民間寓言、歷史傳說、詩歌文賦,甚至宣揚當地統治者的威望治績等,儼然成了當地的文娛演藝中心。

這就帶來了一個什麽樣的後果呢?如果您所在寺院處在繁華富裕地區,比如首都長安城內吧,“俗講”的次數密集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某天早上您起了床正在幹活,突然聽到寺廟圍墻那邊傳來叮叮當當的噪聲,走過去一看,雪白的圍墻上用紅漆畫了個圈,圈內一個大大的“拆”字``````

呃,開玩笑的,反正是一群建築工人開始施工了,要搞一塊跟寺院連通的場地,有錢的話場內還要築起台樓來。您問這是在蓋什麽?為首的工頭很淡定地告訴您,要建一座“戲場”。

對,您沒聽錯,就是像後世現代的戲園子、音樂廳、歌劇院、大舞台甚至電影城那樣的娛樂場所,就在寺院裏開建,而且人們也一般稱之為“某某寺戲場”。這個“戲場”除了供寺裏的和尚師父們做法事開俗講用,平時還會經常上演各種伎樂、百戲、傀儡、參軍等文藝活動,甚至大而平坦的場地還可以用來蹴鞠、打馬球,總之附近地區的所有演出大都會在這裏舉行了。

大的寺院戲場火爆到什麽程度呢?有一天您偷空跑來看雜戲,突見一騎絕塵,黃衣使者白衫兒直入場內,向著坐在行障後也在看戲的某衣飾華貴美女耳語,美女帶著奴婢匆匆離去。後來您輾轉聽說,那是當今天子的親生女某公主,看戲那天她的小叔子臥病在床,當嫂子的公主不去照顧也就算了,居然還有心情跑寺裏來看戲,而且運氣糟糕到這事被她的天子老爹得知,當下就大怒把公主召回宮裏好好罵了一頓。

為什麽連金枝玉葉都要跑到寺裏來看戲?那是因為當時社會上沒有別的類似專門性娛樂場所啊。您上街化緣的時候,如果遇到一個穿越眾,張嘴就問“我想聽評書看戲,請問茶館戲園子怎麽走”,您也別跟他(她)廢話,直接指點回寺的道路就行了。唐朝就沒什麽獨立經營的“戲園子”,在茶館裏進行曲藝表演的風俗也還沒出現,“評書”啥的更得晚好幾百年才有。

不過說到“看戲”,有一個特別容易被誤會的地方,就是穿越眾們經常以為唐朝的“戲”也是像京劇、昆曲、外國歌劇那種多人分角色飾演的有復雜故事情節的戲劇。很遺憾,那種文藝表演形式在唐朝最多只有個萌芽狀態,基本看不到。

您往戲場中間台子上瞅瞅,唐朝流行的“戲”,要麽是像“二人轉”“對口相聲”似的雙人表演的“參軍”,要麽是像木偶劇似的弄“傀儡”,或者幹脆就是被稱為“百戲”“雜戲”的各種雜技表演。這些在當時已經算是高級演出了,鄉人村民一輩子也見不到幾次。而你們這些本應清苦修行的僧人近水樓台先得月,沒事兒來晃兩圈都能站著看一會兒,有絲竹之亂耳,無修習之勞形,怎麽樣,日子過得挺舒服吧?

可惜啊,寺廟裏兼開戲場,特別是風靡一時的“俗講”,在唐朝滅亡不久就不再流行了。北宋真宗曾經明令禁止大和尚們搞這種“三俗”演藝事業,南宋以後就徹底消失了。不過“俗講”的子孫支脈仍然在民間代代流傳,如宋元話本中的“說經”一類,還有鼓詞、諸宮調以及盛行於明清的“寶卷”“彈詞”等,都受到俗講的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