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聽書看戲,茶館劇院不侍候,請去廟裏拜佛【公眾娛樂】

穿越到寺廟裏當了和尚尼姑的唐穿團客人您,在經歷過煩瑣嚴肅的出家儀式和清苦枯燥的修行生活以後,今天我們來說說佛寺裏的一些歡樂時光吧。

場面最盛大的活動當然是——過節!什麽新年、端午、冬至之類的俗家節日,百姓來逛廟就不說了,單說三個跟佛教關系最緊密,而且從寺裏發展到寺外成了全民狂歡活動的節日。這三大佛教節日是:四月初八佛誕節(浴佛節)、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十二月初八佛成道節(臘八節)。 

這其中最有中國特色的要算是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了,在俗世裏這個日子也叫“中元節”。不過在佛寺裏,當這一天到來,您可別一不小心脫口歡喜贊嘆:“今天是中元節啊!”否則老和尚會“啪”給您腦袋上來一戒尺:“不得妄語外道!”

您揉著光頭上的包,可能會很迷惑不解,為什麽師父不願意聽到“中元節”這個詞?哈哈,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元節”是佛家的對頭——道教的節日。

早在東漢末期,人家本土宗教道教就開始尊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祇,大約到北魏時期,這三官又與“正月、七月、十月之望日為三元日”的說法結合,七月十五就變成了中元日——地官赦罪日。而佛教呢,雖然在印度半島也形成得很早,但是“盂蘭盆節”在原生地卻是沒有的,是傳入中原以後我天朝人民自創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佛教節日,南北朝中後期才在南方地區流行開,比道家的中元節要晚一些。

雖然兩個節日的名稱不同,但都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辦,而且節日的內涵也驚人地相似,都是為死去的親人祈福赦罪、準備供奉品喂飽陰間餓鬼以使親人靈魂免遭罪。由於漢語的“中元節”比譯自梵語的“盂蘭盆節”聽著親切順口,所以名稱上是道教的“中元節”更普及些,但是因為佛教在下層廣大群眾中的基礎遠遠比注重走上層路線的道教穩固廣泛,所以這一天的活動主要集中在佛寺而不是道觀。

作為一個勤學好問的小僧人,您不妨問問廟裏的師父,“盂蘭盆”到底是什麽。大和尚如果有耐性,會把您帶到佛殿中寺院裏放置的一座座供物堆前,指著那些內置幡花、燈燭、衣裳、鮮花、水果、點心、素菜的一個個大盆說,這就是了。

原來唐朝的“盂蘭盆”真的是一個個盆子啊······其實“盂蘭”這個外來語音譯詞的本身含義是“倒懸”,指的是鬼魂在陰間受煎熬的苦痛感覺。佛經裏有一部《佛說盂蘭盆經》,裏面有個“目連救母”的故事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沒有,那請去問自己的師父讓他好好教你念經謝謝······按經文的敘述,目連為了消解母親因生前罪孽在地獄中所受的苦難,按佛祖的指點,“七月十五日······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打通了這一關。因為這個故事跟我國自古以來特別推崇“孝道”的文化傳統相契合,所以我漢地信眾居士們就生生造了這個節出來折騰。

好,七月十五的熱鬧要開始了,您趕緊洗臉刷牙穿好法衣,聽從師父師兄們安排,準備迎接各種儀式活動。如果您是在首都長安裏的一座皇家寺院裏出家,說不定還能見識到皇帝老兒給父母祖先做供養的盛大場面。

浩浩蕩蕩的“送盆官人”隊伍進寺啦,皇室氣派當然不同於常人,您看那只金鑲點翠的大盆子,鑄造裝飾再加上裏面供奉的珍寶花果食物得花費上百萬錢呢。“盂蘭盆”後面跟著七副神座,就是唐高祖、太宗再加上當朝皇帝的爹、爺爺、曾祖父、高祖父等五代先人,這些神座和盂蘭盆周圍都被幡節、龍傘、衣裳等簇擁著,七位皇帝祖先的廟號寫在長幡子上用來識別。這一路隊伍是從皇宮裏擡出來的,用了全副儀仗,百官都立在光順門內外夾道相送,一路上被圍觀得水泄不通,敲鑼打鼓歡呼迎接地送到寺裏陳設一天,過了中元節再擡回去完事,年年如此。

即使在一般的非皇室寺院,盂蘭盆節這一天也會有很多人送內裝各種供物的大盆子到佛前供養,順便行香、拜佛、偷瞄別人家的供盆暗自較勁、參觀寺裏的樓閣庭院花木、跟和尚們打打機鋒、跟文人朋友吟詩作對、跟來拜佛行香的女眷們眉目傳情偷閑約會。在山門內外,還會有小販們挎籃子叫賣“瓜子可樂礦泉水”——錯啦,是“胡餅酒漿果子點心”——中間摻雜著“郎君娘子行行善”的哀告乞丐們,平時冷清莊嚴的禪院清修之所一下子人頭攢動熙熙攘攘起來。

您覺得光人多也不算什麽?那好,聽,那邊殿前的琵琶笛子鼓聲響起來了,有富貴人家覺得光在佛前供奉香花果菜還不夠虔誠,還帶來了“伎樂”,也就是樂隊和舞蹈班子,就在廟裏奏唱起了歡樂熱烈的民間小曲,沒準兒那些跳舞的美女還穿得頗為暴露。這當然會吸引大批民眾圍觀,喝彩之聲此起彼伏,至於“為親人洗罪超度”的目的能否在這麽歡實的活動裏達到,已經沒啥人關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