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沖破常規的另類 THE X WAY OUT(第2/5頁)

另類絕不會為該選一件黑色雨衣還是米色雨衣而發愁,因為他們根本不穿雨衣:他們要麽任由雨淋,要麽找個地方暫避一下,等雨停了再出來。他們可不是時間的奴隸。

另類中很少有發胖的,因為他們做大量的體育鍛煉,這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另一方面,在他們眼裏,運動實在充滿樂趣。早在三十年前,在中上層階級接受流行報刊的指導開始慢跑之前,另類就已經在鍛煉身體了。最受另類喜愛的體育運動是一時興起玩的觸身式橄欖球賽,酒意微醺時玩起來最棒。

另類對幾種常見的寵物避之不及,相反,他們願意養馴化的郊狼、臭鼬、孔雀和食蟻獸這類動物。另類很可能會帶性夥伴出入社交場合,卻並不加以介紹,但大家都知道,這些另類中的一些人已很不體面地懷孕了。另類處理嬰兒屎尿的手段就算不讓中產階級人士瞠目結舌,也夠讓他們大開眼界的,比如用網兜,或是背負式育兒袋。

另類選擇的居所,附近通常會有一個很有特色的食品店和一個挺不錯的葡萄酒店。另外還可能有一家Army and Navy服裝店,或一個能買到休閑服的徒步旅行用品商店。為避免無聊,他們常去附近條件不錯的公立或大學圖書館讀書。一個不落俗套的報刊店對他們也很有吸引力,因為這些人還會讀英、法、德、意等國家的期刊。

另類覺得該搬家了,就會搬走,完全自己做主,不像雇員那樣,老被老板們牽著鼻子走。另類喜愛自己的居所,但如果有一天他們發現不再喜愛這地方了——比如這地方正飛快地向中產階級或貧民靠攏——他們就立即搬走。他們的房子都不在“開發地段”,相反,位置都有些古怪——比方說,在山坡上,或是牢牢地紮根在兩座摩天大樓之間。他們的房子(當然,對這些人來說,永遠不會是個“家”)往往是舊的,而非新的。原因之一,是舊房子比較便宜;之二,向別人誇耀一所年頭已久的老房子,就等於宣告自己不與那些沉迷於”新潮”的幼稚美國人為伍。

另類鄙視那些旨在炫耀身份地位的大眾做法,因此他們的房前一般都沒有車道。他們的車就停在大街上,樣式落伍,而且基本上沒有擦洗過。另類對待汽車的種類和狀況的一條不成文法則是:無論哪種標貼——大學或其他的東西——都不會出現在後車窗上,也許只除了黑白兩色的。在二戰期間標志著最低汽油配額的“A”字標貼,倒可以作為崇古做法而允許其存在。毫無疑問,另類會回避大道和高速公路這些專為中產階級準備的枯燥無味、沒有特色的道路,他們更喜歡駕車緩緩行駛在“迷人”的鄉村道路上。

另類一族天性喜愛通過模仿進行嘲弄,他們房前的草地和庭院永遠不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相反,往往散發著強烈的諷刺意味:他們的前院沒有草坪,地面上可能鋪著礫石、瀝青或是水泥(有時水泥面漆上了明亮的綠色),也可能雜草叢生、碎石散落,甚至會引人注目地種著大麻。

另類除故意制造出中產階級效果外,還可能會模仿貧民的一些做法,例如,擺放幾件醜陋得令人啼笑皆非的草坪家具或砌一圈滑稽的花墻。可無論怎樣裝飾,他們的前院永遠給人以毫無生氣的感覺,因為對於另類來說,房屋臨街的一面無關緊要,幽閉的後院才是真正的去處。在那裏,你可以避開別人的耳目,盡情玩樂。另類歡迎客人在自己家過夜,但他們從不像中上層人士那樣指定哪些客人可以“留宿”。客人們不住客房,而是睡在空余的沙發上或睡袋裏,夜間可能有人不斷進進出出,更別提一大早的忙亂景象了。

要最簡潔地描述一間另類的起居室,你可以這樣說:凡是精美的室內裝飾雜志推薦的東西這裏一概沒有。他們的指導原則就是一定不給人以刻意效仿的印象:屋裏可能會有一只象腿傘架,還可能擺放著一些貓、狗、企鵝和鬣蜥的標本——他們這樣做可未必是想表現動物標本剝制藝術。屋裏到處都是女裏女氣的布料和織物——奇特的窗簾、散垂下來的墜著流蘇的披肩、博物館風格的墻布。墻上掛著的畫強烈地反映出主人不隨波逐流的品質:大膽的裸體畫(有各種年齡和性別的人)、比基尼環礁或瓜達卡納爾島的地圖,他們從不掛為中產階級人士所鐘愛的南塔基特島和加泰羅尼亞的地圖。咖啡桌上放著的雜志是《瓊斯大媽》和《原子科學家通報》②。

當你發現自己坐得離地板越來越近時,你很快就會成為一個純粹的另類了。一間完整意義上的另類起居室根本不會出現家具的腿,屋裏任何一個表面——坐著用的、吃飯用的、斜躺用的——距離地板的高度都不超過12英寸。地板上要麽光禿禿的,要麽就散亂地鋪著地毯。地毯的產地也都很不尋常,比如尼泊爾和洪都拉斯這樣的國家。房間裏通常還裝有一個不是非常幹凈的燃燒的壁爐,他們之所以這麽做,與其說是為了美化居室,還不如說是為了享受在壁爐前的地毯上做愛的樂趣。屋裏還有大量的書架,上面塞滿一排排的硬皮書,大部分書籍的出版日期都遠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