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萊辛(第4/5頁)

他恪守諾言。公元1629年,天主教再次被宣布為奧地利、施蒂裏亞、波希米亞和西裏西亞的國教和唯一信仰的宗教。

與此同時,匈牙利與這個奇特的家族建立了姻親關系,每位新娘都帶來了大片歐洲領地作為嫁妝。費迪南德便著力把新教徒從馬紮爾人集中居住的地區驅逐出去。但是,由於特蘭西瓦尼亞的唯一神教派教徒和土耳其異教徒的支持,匈牙利直到18世紀後半期還能讓新教徒保持獨立。這時奧地利內部已經發生了巨變。

哈普斯堡皇室是教會的忠實支持者,但是最後就連這些思想最遲鈍的人也厭煩了教皇的不斷幹涉。他們非常想冒一次風險,制定一項違反羅馬教廷意願的政策。

在本書的前一部分裏,我已經說過,有許多中世紀的天主教徒認為教會體制是完全錯誤的。評論家們則爭論說,在殉道者的時代,教會是真正的民主機構,因為它是由年長者和主教掌管的,而他們又是由教區全體教眾一致推選出來的。他們願意承認羅馬教皇,因為他自稱是聖徒彼得的直接繼承人,有權在教會委員會裏享受崇高的地位。但是他們堅持認為這種權力只是一種榮譽性的,因此歷代教皇絕不應該認為自己高於其他主教,並且不應把自己的影響伸展出教皇應有的領地範圍之外。

教皇則利用各種懲罰(包括訓令、詛咒、逐出教會)來對付這種思想。結果有好幾個勇敢的改革者由於大膽地提倡教會權力下放而丟掉小命。

這個問題一直沒能得到明確解決。後來在18世紀中期,有錢有勢的特利爾主教的代理主教重新提出這一思想。這位代理主教叫約翰·範·抗泰姆,但他的拉丁文的筆名弗布羅紐斯更為人熟知。他接受過自由思想的教育。在盧萬大學學習幾年以後,他暫時離開家人,前往萊頓大學讀書。他抵達那裏時,恰好趕上純加爾文主義的老城堡開始被懷疑城堡內部有自由派存在。等到法律部的傑勒德教授得到允許進入神學界、並發表稱頌宗教寬容的理想的講演時,這種猜疑就成為公開的罪證了。

至少可以說,抗泰姆這位代理主教的推理思路是有獨創性的。

他說:“上帝是萬能的。上帝可以制定出對所有人民在任何時間、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科學定律。所以,只要他願意做,就能輕而易舉地引導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在宗教問題上抱有相同的觀點。我們知道上帝並沒有這麽做。因此,如果我們用武力迫使他人相信自己認為是真理的東西,我們就違背了上帝的明確旨意。”

抗泰姆是否受到伊拉斯謨的直接影響,很難說清楚。但是從抗泰姆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伊拉斯謨唯理主義的思想痕跡。後來他在主教權限和分散羅馬教皇權限的問題上發展了自己的思想。

不出所料,他的書即刻受到羅馬教廷的斥責(公元1764年2月)。但這時奧地利皇後瑪麗亞·泰雷茲卻對抗泰姆表示了支持,因為這符合她的利益。他發起的這場運動被稱為弗布羅尼主義或主教權限主義運動,它在奧地利蓬勃發展起來,並最終形成了有實效的《寬容法》。在公元1781年10月13日,瑪麗亞·泰雷茲的兒子約瑟夫二世將他頒賜給了自己的臣民。

約瑟夫是他母後的勁敵、普魯士的腓特烈的翻版,他有在錯誤時刻作出正確決定的驚人天賦。最近的200年間,奧地利的家長們讓孩子入睡時就嚇唬說,如果不上床睡覺,就會被新教徒抓走。如此一來,要讓孩子們再把新教徒(他們知道的樣子是長著角,並拖著一條又黑又長的尾巴的人)視為至愛的兄弟姊妹是根本不可能的。同理,可憐又虔誠、勤奮又易犯錯誤的約瑟夫總是被那些高薪厚祿的主教、紅衣主教和女執事的親戚們包圍著,他做出如此突如其來的大膽之舉,值得大力贊頌。在信奉天主教的統治者中,他是勇敢宣布“寬容是治理國家的理想實用的財富”的第一人。

他3個月以後做的事更讓人震驚。公元1782年2月2日,他頒布了涉及猶太人的著名法令,把當時僅僅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才享有的自由拓展到這些直到現在才認為自己是幸運兒的猶太人當中。從此,猶太人獲準可以和基督徒的鄰居們呼吸同樣的自由空氣。

我們應該就此停筆了,讓讀者們相信這件好事還在繼續,奧地利現在成了那些希望按自己的良心做事者的天堂。

我倒是希望這是真的。約瑟夫和他的幾位大臣們可能隨興而起,做出了超越常理之事。可是,奧地利的農夫們自從古代以來就一直被教導說猶太人是他們的天敵,新教徒是反叛者和背教者。因此,他們視猶太人和新教徒為天敵的根深蒂固的偏見,一時半會兒是不可能被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