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無字碑 狄仁傑脫險(第2/2頁)

這樣的人,會謀反嗎?

何況此案疑點甚多,最可疑的就是謝死表。如果真有這樣一份文書,來俊臣在被質疑時就應該拿出來。反過來的推理就是:如果女皇不派人去,還會不會有謝死表?

狄仁傑的供詞也有問題。他的原話是:大周革命,萬物唯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15]

顯然,這裏沒有任何事實,只有一個空洞的罪名,以及一個似是而非的認罪理由:武周取代李唐是一場革命。革命就是新陳代謝,就要吐故納新,原來屬於大唐的舊人也就該被淘汰,甚至心甘情願去死。所以,反是實。

豈有此理!按照這個邏輯,所有的唐朝舊臣便都可以視為反賊了。這叫什麽自認有罪?分明是話裏有話。

再看獄中表現。狄仁傑認罪後,另一個酷吏王德壽找他談話。王德壽說:大人免死無疑,下官卻功勞不夠。能不能請狄公再把某某某也牽連進來,也好讓鄙人升一兩級?

狄仁傑問:為什麽是某某某呢?

王德壽說:因為他曾經是大人的下屬呀!

狄仁傑斷然拒絕。他悲憤滿腔地用頭去撞柱子,血流滿面說:皇天後土啊!為什麽要仁傑做這種缺德事![16]

沒有證據顯示,武則天是否了解這些情況,又是否進行了以上推理。但可以肯定,她已經起了疑心,不再相信來俊臣他們那一套,並決定親自過問此案。

案犯齊刷刷地跪在了女皇面前。

女皇問:狄仁傑,如果你沒謀反,為什麽要認賬?

狄仁傑答:臣不認賬,早就死在皮鞭下了。

女皇又問:那為什麽還要寫謝死表?

狄仁傑答:沒有寫過。

女皇下令核對筆跡,馬上查出謝死表是偽造的。

至此,本案已真相大白。但,帝國是不能認錯的,也從來就沒有過錯誤。因此,所有案犯仍然要受處分,狄仁傑也被貶為彭澤縣令。武承嗣和來俊臣還想殺狄仁傑,被武則天堅定地予以拒絕。來俊臣退而求其次,又要求殺掉涉案人員中的一個,結果也被正派法官徐有功據理駁回。

武承嗣和來俊臣的陰謀終於沒能得逞。

死裏逃生的狄仁傑再次成為地方官,這無非更加豐富了他的閱歷。更何況,由於到地獄走了一遭,狄仁傑已經煉就了金剛不壞之身。因此,當他重返朝堂,並得到陛下的信任和重用後,釋放的能量和表現的智慧已是無人能及。

女皇的帝國,將是另一番天地。

[8]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七久視元年九月條。

[9]狄仁傑被誣謀反一案,兩《唐書》之狄仁傑傳和來俊臣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五長壽元年一月條均有記載,但諸書所述有出入,本書取其合理者采信之。

[10]這個專門用來制造冤假錯案的特務機關設在麗景門,酷吏王弘義諧其音稱為“例竟門”。事見兩《唐書》之酷吏傳。

[11]來俊臣的回答,《資治通鑒》與兩《唐書》諸傳說法正好相反,本書兼采之。

[12]以上情節以《舊唐書·來俊臣傳》所述最為詳實,今從之。

[13]事見兩《唐書》之狄仁傑傳,但兩傳所記牽連人數不一,今取新傳。又,唐代官制,州司馬上州從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從六品下。

[14]見兩《唐書》之狄仁傑傳,《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天授二年九月條。

[15]這一供詞,《舊唐書·狄仁傑傳》與《資治通鑒》大體相同,《新唐書·狄仁傑傳》不同,今從《舊唐書》。

[16]此事兩《唐書》之狄仁傑傳和《資治通鑒》均有記載,而《舊唐書》所述最詳,今從《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