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封賞處罰(第3/3頁)

由此,崇禎皇帝相信,這會進一步推進《大明律》的細化,並對《大明律》中的一些規定作出改良的意見。這種事情,不好拍腦袋決定,而是通過事件驅動,根據大明的實際情況來完善。

當然了,主政地方的官員其實也要熟悉《大明律》,否則沒法判決地方案件。當然了,這些主政的官員是有其刑名師爺的,可以代勞。但是,禦史不行,本人必須精通才可以。

另外,這次勤王戰事中要處罰的人,最主要的就是定了謀逆罪名的這些。另外,也還有一些人要處罰。比如之前奏章已經遞上來的,有關大同總兵王樸的。

此人在危急時刻,借口雲晉有警事,拋下盧象升,未得軍令而私自逃離。不但如此,在躲了一陣,知道勤王軍大捷之後,殺良冒功,假裝是鎮壓了一批流賊而想借機邀功。對於這種人,崇禎皇帝沒有絲毫手軟,逮捕入獄,判斬刑。

於是,大同總兵王樸這個歷史上有名的逃跑將軍,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在這一次是逃過一劫,等到松錦會戰時坑了洪承疇之後,才被朝廷問罪殺頭,提前到了崇禎十二年。

在這次的勤王戰事中,王樸這個總兵,也是繼祖寬這個總兵被殺後的另外一名總兵官。

另外,誠意伯劉孔昭在這次安置難民的處理事件中表現讓崇禎皇帝滿意,因此,孫傳庭正式調任薊遼總督之後,他就成為了正式的京營總戎。這也是在這次勤王戰事中,唯一一個立下功勛而受到表彰的勛貴。

這次的朝會,在宣布了這些決定之後,就散朝了。

隨著文武官員回衙,早已關注這次朝會動靜的外面,便很快知道了朝會的內容。

誰也沒想到,朝會內容竟然爆出了如此重大的消息。京師百姓,對於別的都沒多少在意。一個個,全都在討論有關晉商通虜謀逆的事情。他們沒想到,建虜強大起來的背後,這些該死的晉商竟然做出了如此之大的“貢獻”。

可以說,作為京師百姓,幾乎每個家庭都在建虜的一次次入關肆虐中承受過苦難。因此,他們當然是恨死了那些晉商。對於皇帝把他們以及相關的同黨定為謀逆,一個個都是非常贊成了。

京師中不少做生意的晉商,都因此受到了連累。甚至不少晉商,要麽不敢出門,出門了也不敢說自己是晉商。

所有百姓都在盼望著,朝廷大軍快點把那些晉商押解進京。他們恨不得吃這些晉商的肉,喝這些晉商的血!為他們死在建虜手中的親朋好友報仇雪恨。

在這些晉商沒有押來之前,關在錦衣衛詔獄和東廠大牢的同黨,成為了他們想發泄的對象。反正罪證確鑿,等著那八大晉商押解進京之後執行。京師的百姓,就強烈要求像那些被俘的建虜韃子一般處理。

崇禎皇帝原本還不知道這個事,聽到關押建虜韃子的刑部大牢那邊,竟然在做那樣的事情,不由得有點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