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章 借題發揮

袁衡回到後堂。袁權正在等著,一看袁衡的臉色,心裏便涼了半截。

“夫君怎麽說?”

袁衡拉著袁權進了內室,把孫策的意見說了一遍,尤其是兩種讀書人的事。袁權聽完,黛眉輕蹙,沉吟良久。“看來你我是不行的。阿衡,你帶上長公主去一趟襄陽書院吧,這個難題只有蔡大家能解。”

袁衡輕咬嘴唇。“姊姊,你說……德祖兄長是不是有些弄巧成拙了?”

袁權緩緩搖頭,緊緊拉著袁衡的手。“阿衡,你要記住,這件事比你想象的復雜,寧可保守一些,也不能犯錯。言多必失,有些話別人說得,不代表你我也能說。”

“可是姊姊,夫君說你太保守了。”

袁權嘴角微挑,一抹笑意一閃即沒,臉頰飛起兩朵紅雲,卻不說破。她推推袁衡,示意她別耽擱時間,快去換衣服,又安排侍女去找劉和。時間不長,劉和來了,袁衡也換好衣服,兩人帶上侍衛,一起出了門。襄陽書院在魚梁洲上,要渡過漢水,袁衡索性去西門坐船,免得中途再換車馬。

襄陽自古便是要塞,與縣治分開,基本就是一座軍營。孫策住在中間的衙城,親衛步騎則住在大城中的營房,出了城,才能看到百姓的住宅。歲終將至,很多將士不能回家過年,軍營裏也要購買年貨,附近的百姓就在城外的檀溪邊擺個攤位,賣一些自家產的食品、小物件,不乏有妙齡女子出售自己繡的手帕、鞋墊,順便看看有沒有相貌出眾的少年郎,為熱鬧的集市增添了幾分青春氣息,常常能看到一對妙人眉來眼去,欲拒還迎。

劉和從小就生活在宮裏,除了被迫西遷和出嫁的那段時間,和普通百姓接觸非常少,看到這一幕倍感新鮮。孫策曾讓她畫一些民俗風情的圖卷寄給天子,她早就想出來看看,只是不方便,現在有袁衡陪著,身邊有士卒保護,安全無虞,正好趁這機會多看看。

袁衡很體貼,命人放慢速度,讓劉和多看一會兒。

由檀溪入漢水,順水下行,一路經過幾個沙洲,來到魚梁洲。袁衡、劉和棄舟登岸,在萇奴的陪同下,直奔襄陽書院。蔡琰正在準備過年的諸般事宜,忙得不可開交,聽說袁衡、劉和來訪,頗感意外,連忙親自出迎。

聽了袁衡的解釋,又看了禰衡的文章,蔡琰笑了笑。“王後,這可不像是楊長史的作風啊。弘農楊氏家傳尚書學,楊長史才捷便給,在朝堂上辯得群臣啞口無言,怎麽能容禰衡放肆。”

袁衡很尷尬。這件事楊修不是不能解決,實在是顧忌太多,只能假手於人。蔡邕算是被連累的,她親自出面求情,又趕來請蔡琰出馬,又特地帶上劉和,本身就有賠禮的意思。

蔡琰也沒有多說,大家都是聰明人,點到為止即可。他們父女深受孫策器重,這種事落在他們的肩上也是很自然的事,只是父親蔡邕被孫策扣住有些出乎意外。孫策雖然對蔡邕所作史書不太滿意,但他既然已經同意印行,不太可能因為這件事再為難蔡邕,甚至將他扣留在城裏,不讓他回書院,肯定有什麽其他的原因。

蔡琰稍微收拾了一下,隨袁衡、劉和一起返回襄陽城。到了城中,她與袁權見了面,說了幾句客氣話,便直接來見蔡邕,詢問他與孫策見面的經過。老蔡邕莫名其妙的被孫策扣住,失去了自由,愁得揪掉了好幾根胡子,原本漂亮整齊的胡須亂糟糟的,看起來很是狼狽。蔡琰看得心疼,再三追問原委,蔡邕卻說不上來,他怎麽也想不到孫策是因為他那句“武夫”而惱火。

問不出名堂,蔡琰只好作罷,轉身來見孫策。

孫策一點也不意外。袁衡出衙城門,他就知道她幹什麽去了。“蔡夫人來得好快。”

“老父無子,我這個做女兒的只好趕來向大王請罪。”

“哈哈哈……”孫策大笑。“蔡夫人恐怕不是來請罪的,而是興師問罪的,說是為了蔡公,更像是為了周郎。我跟你說,這事可不怨我,我幾次讓他帶上你,是他不肯。這人什麽都好,就是古板。”

蔡琰含笑道:“拙夫感念大王器重,一心想建功,報效大王,我也不能攔著。軍中辛苦,千裏轉輸,勞動百姓,我一個弱女子,上不得馬,提不得刀,白白浪費糧食,又何苦呢。留在襄陽陪伴老父,養育幼子,閑暇時還能寫幾篇文字,為大王鼓吹,為老父分憂,豈不更好?”

孫策摩挲著頜下短須,笑而不語。蔡琰這是主動攬任務,為蔡邕減壓啊。說來也是,蔡邕六十大幾了,讓他改變學風的確有些困難。不過蔡琰另有任務,而且很繁重,讓她來接替蔡邕也不合適。對他來說,研究天竺和西域,打開眼界,可比和禰衡罵戰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