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2章 棋逢對手(第2/2頁)

荀彧展顏而笑。“文舉兄這些天在南山修史,收獲頗豐,可喜可賀。”

孔融瞪了荀彧一眼,本打算罵他幾句,話到嘴邊,也忍不住笑了。他被朝中大臣排擠,送到南山修史,其實就是閑居。修史的第一部就是整理史料,他這兩年看完了所有的宮中秘档,倒是過足了看書的癮,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再加上年歲漸長,不像之前那麽看事理想化。在此之前,他就讀過《鹽鐵論校釋》、《論衡》等書,與自己在青州的治績相對照,考慮了一些實際問題,現在又看到楊修的文章,感悟更深。荀彧說他有收獲,倒也不純是調侃。

兩人相對沉默,一時悵然。

禰衡翻看著文章,突然說了一句。“依我看,楊德祖雖然辭鋒犀利,卻也並非無隙可擊。”

荀彧目光一閃,嘴角微挑。“正平有話,不妨直言當面。”

禰衡放下文章,輕哼了一聲,眼神輕蔑。“楊德祖鼓吹吳王德政,卻始終不提禪讓,不是因為他心有朝廷,而是禪讓與帝制相違。今日吳王施政優於天子,天子理當禪讓於吳王,他日有人施政優於吳王,吳王也會禪讓於人嗎?與天命相比,施政固然更加務實,卻也讓更多人有了機會。他這麽聰明的人,自然是知道後果的。既然不能自圓其說,只能避而不提。他不提,我們不妨提一提,以毒攻毒,看他如何應付。”

孔融愣了片刻,一拍大腿。“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妙不可言。”

荀彧笑而不語,眼神中卻多了一絲狡黠,還有一點欣慰。

……

楊修快步走出大門,及時扶住剛從牛車上下來的楊奇,驚訝不已。

“伯父,你怎麽突然來了?有什麽事,讓人送個信,我去華陰就是了。”

楊奇仰起頭,打量著曾經富麗奢華,如今卻顯然有些落魄的門闕,一聲輕嘆。“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做了土。幾年不見,再回長安,念及此言,真是讓人感懷啊。吳王雖是武人,卻有一顆悲憫之心,難得,難得。”

楊修眨眨眼睛,陪著笑不說話。楊奇突然從老家華陰趕來,自然不會是為了發幾句感慨,更不會是為了誇孫策幾句。他刻意提起孫策的這句詩,自然是另有深意。

楊修請楊奇入府,在堂上入座。他雖是大將軍長史,是這座大將軍的代理主人,畢竟不是真正的主人,更不敢在楊奇面前以主人自居。他將主席空著,兩人都坐了賓席,只是自己坐了東首,請楊奇坐西首尊位,既符合雙方的官方身份,又不違背兩人的私人身份。

楊奇很滿意,撫著胡須,笑道:“數年不見,德祖已經長大成年了,少年得意,猶能不失家風,可喜可賀。”

楊修笑笑。“能得伯父一言,我亦能心安了。我還以為弘農楊家已經將我父子逐出家門了呢。”

楊奇不解。“德祖何出此言?”

“伯父有所不知,我到長安數月,幾位叔伯兄弟可都不搭理我。倒是荀令君沒忘了伯父,打著你的旗號來了一次,將大將軍府都快搬空了。”

楊奇更是大惑不解,連忙追問。楊修便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弘農楊家是大族,在朝廷中做官的很多,楊彪去了太湖,楊奇回家隱居,朝裏還有楊奇的從弟楊眾、兒子楊亮等十余人,楊眾官居禦史中丞,楊亮年輕,剛做郎官不久,還有一些其他族人,但他們從來不與楊修接觸,也沒來過大將軍府,那當然更談不上幫忙,儼然一副各為其主的模樣。

楊奇受天子詔書之邀,趕到長安來見楊修,一路上已經看過楊修的幾篇文章,的確有些話想和楊修說。對楊彪、楊修父子的選擇,他是有些想法的。楊彪還好說,是為了朝廷,不得已將自己賣了三億錢。楊修卻是主動投靠,自告奮勇的做了孫策的代言人,又寫文章為孫策鼓吹,未免與弘農楊氏門風不合。

可是一見面,他就欠了楊修一個大人情,一時倒不好開口。他沉吟良久,才斟字酌句的說道:“徐榮、張遼該殺,大將軍的貢品也該交,這是兩碼事,不可混而為一。朝廷做事自有法度,扣著大將軍的貢品,與朝廷討價還價,恐非為臣之道。大將軍位高權重,謗隨譽生,你身為大將軍長史,還是謹慎些好。且大將軍建國,麾下文武數以百計,難道大將軍不答應他們某些條件,他們也可以不聽大將軍的命令,自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