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3/4頁)

朱厚照跟沈溪見過面後,直至到京城的三日內,君臣間沒有再商談朝事,見面時通常寒暄兩句就算完事。

朱厚照近來心情不錯,沈亦兒那邊有了好臉色,且如今正在回家的路上,他對京城的風景有了一番期待。

三月二十八,沈溪跟朱厚照一行抵達京城。

謝遷本要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但朱厚照提前發出上諭,表明不想在回京之事上大做文章,需盡量保持低調,因而鑾駕一行從朝陽門入城,一路往東安門而去。

沈溪沒有追隨鑾駕前往皇宮,直接返回府宅。

不過因為沈家家眷都在江南,府宅顯得有些冷清,不過馬九帶回來的人很多,收拾一遍還是很簡單的。

正當沈溪在率先打掃幹凈的書房內看書,等待家裏其他地方整飭清爽時,司禮監秉筆太監李興帶著皇帝口諭來見沈溪,召沈溪入宮。

“沈大人,久違了。”

李興見到沈溪出迎,露出諂媚的笑意。

沈溪請李興到書房一敘,李興一擺手:“沈大人不必客氣,陛下傳召您入宮,咱家好久沒跟沈大人談事,心中怪思念的,於是主動請纓……咱邊走邊說?”

“嗯。”

沈溪跟李興一起出了府邸,卻沒上轎子或者是乘坐馬車。

轎子和馬車都在後面跟著,李興道:“聽說司禮監掌印張公公人在災區滯留未歸……沈大人將他晾在中原之地……真是解氣啊!”

或許是李興覺得沈溪跟張苑間不對付,絲毫也沒有避諱對張苑的嘲弄。

沈溪心道:“張苑就是個市井小民,驟然成了司禮監掌印,卻沒人看得起……就連不歸從小擰子和張永一黨的李興,也不想往他身邊靠攏……張苑做人太失敗,在司禮監根本就是個孤家寡人,一出事便墻倒眾人推。”

沈溪道:“因本官倉促回京,中途錯過了。”

“錯過得好,哈哈。”

李興眉開眼笑,“沈大人回京城後,吏部終於有人主持,以在下所知,最近吏部考核鬧得沸沸揚揚,主要是沈大人不在京城,謝閣老也準備乞老歸田……如今朝事不知該由誰來做主,以至於人心惶惶。”

李興試探的意思很明顯,想知道沈溪態度如何。

但沈溪很清楚如今的李興跟張氏一門走得很近,甚至可能這兩天還見過楊廷和,這種人正是他需要避忌的對象。

沈溪道:“陛下還朝,一切自有定論……李公公不要來跟本官說,本官現在也在等候消息。”

李興見沈溪有些不耐煩,不再勉強,賠笑著道:“那是那是,要不咱先上馬車?距離宮門尚遠,就怕把沈大人累著。”

……

……

沈溪乘坐馬車到了大明門,抵達時,已有幾人等候在那兒。

六部七卿不是都在,內閣僅靳貴一人,至於六部尚書,工部尚書李鐩和戶部尚書楊一清在列,卻不見禮部、刑部和都察院的人。

“之厚回來了?”

李鐩見沈溪下得馬車,老遠便過來迎接,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楊一清跟著李鐩過來,向沈溪見禮。

簡單寒暄後,李鐩道:“剛才擰公公出來一趟,說是等之厚到來,咱就可以一起往乾清宮面聖。想來快了吧?”

李鐩並不想談公務,楊一清對此也諱莫如深。

沈溪道:“在下剛回京城,旅途勞頓,本想安歇,誰知陛下竟傳召……不知所謂何事?”

李鐩驚訝地道:“之厚不知?還以為你跟陛下一起回來,應該對一切了若指掌呢。”

說話間,靳貴走到近前,之前他沒第一時間過來,是在跟李興說事,似乎有關內閣票。

沈溪跟靳貴見禮,靳貴道:“陛下回來後,便傳叔厚去了乾清宮。”

只是一句話,就讓幾人沉默下來。

朱厚照傳召梁儲去乾清宮,不用說是有關內閣首輔更替之事,現在皇帝態度不明,是讓梁儲跟謝遷一起致仕,由楊廷和上位,還是下詔書挽留謝遷,又或者讓梁儲當首輔,這都是疑問。

正說話間,謝遷的轎子過來了。

一年多不見,謝遷老邁許多,下轎時腳步竟有些踉蹌,沈溪疾步過去,未及攙扶謝遷已站穩,滿臉慈祥地看著沈溪。

“謝閣老,您來了?”

李鐩對謝遷的到來很意外,因為他已打聽過,這次皇帝並未傳召謝遷,謝遷屬於不請自到。

謝遷點了點頭,再度看向沈溪,沈溪趕緊行禮問候。

謝遷道:“之厚回來了?唉!出去一年多時間,看起來成熟不少……這一年你在江南做的那些事,讓老夫甚是欣慰。”

跟以前橫挑鼻子豎挑眼不同,這次謝遷很客氣,說話沒有夾槍帶棒,而是發自內心,一聽便誠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