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2/4頁)

朱厚照皺眉不已:“你不會是想讓朕去問以前當過大學士的那些人吧?”

“臣只是建議,最終由陛下來定。”沈溪道。

朱厚照嬉皮笑臉地問道:“那朕讓先生到內閣任職如何?朕其實最想讓先生來當內閣首輔。”

“萬萬不可。”

沈溪直接回絕,“臣身兼兩部尚書,早就惹來諸多非議,不可能再兼任內閣職務,何況臣在翰苑向無建樹,當不起如此要職。”

朱厚照道:“誰說的當不起?你是朕的先生,又是狀元出身,曾在翰林院和詹事府供職,深得朕器重。這麽多年來,你取得的功績有目共睹,天下贊佩,你入閣誰會說什麽?”

沈溪道:“內閣首輔大臣遴選,當考慮前任首輔的意見,再以資歷和朝議論定,最後由陛下聖裁……陛下切不可以好惡行事,哪怕真要臣入閣,也只能論資排輩,在內閣多做幾年實事,首輔之位敬謝不敏。”

朱厚照笑道:“朕知道先生的意思,誰先入閣,誰就是首輔唄……不過朕有辦法,直接讓內閣現在這四位大學士致仕就行了……”

沈溪很清楚朱厚亂來慣了,這麽說很可能也會這麽做,當即道:“陛下這是破壞朝廷綱紀律法,讓臣不容於朝堂嗎?”

“不是,先生別誤會。”

朱厚照趕緊解釋,“朕不是讓你為難,你可別學謝閣老和楊大學士他們,直接跟朕說請辭不幹。他們不幹也就罷了,你不幹,朕靠誰來治理天下?”

朱厚照話說得敞亮,但在沈溪聽來,多少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自古以來君臣說是會善始善終,可皇帝跟權臣間本來就是對立的,沒有皇帝願意把自己的權力拱手讓人,即便是朱厚照,有了劉瑾的先例,對這種事情也謹慎了許多。

朱厚照並不是一無是處,這個皇帝看起來胡鬧,但在很多事上卻精明得很。

“這不是收買人心嗎?這小子,倒是變得越來越有城府了。”沈溪心中在想。

朱厚照又拍著胸脯道:“沈先生便說,謝閣老退下後,誰來當首輔比較合適?只要先生說出他的名字,朕只管安排就是。”

沈溪堅定地道:“臣不能幹涉此等事情,恕難從命。”

朱厚照嘆道:“朕也知道先生在擔心什麽,怕朝野有人說閑話……不過,這是咱私下裏的交談,朕絕對不會把事情外泄。”

沈溪心道:“我不說出自己的意見,怕的不是外人知道,而是不能讓你這個皇帝產生警覺和忌憚。”

沈溪搖頭:“臣對此的確無想法。”

“嗯。”

朱厚照不再勉強,對別人他可以采取強硬手段,但對沈溪只能有商有量,當下道,“以朕想來,先生應該不太喜歡楊大學士這種喜歡背地裏搞風搞雨之人。以朕所知,先生當初在翰苑為官,給朕當先生時,楊大學士正好因守制沒在朝中,因而先生跟他的關系也不是很密切。”

沈溪心裏又琢磨開了:“皇帝當久了,還會琢磨人際關系了,倒有幾分進步。”

朱厚照道:“不過先生跟梁大學士的關系就很親密了……聽說梁大學士恩師跟先生同為嶺南人,先生跟他多有來往,平時梁大學士在朝事上也不會故意跟先生唱反調,至於楊大學士卻不同。”

沈溪道:“陛下所言,涉及朋黨之事……臣在兩位候選人中絕無偏私。”

朱厚照笑道:“那朕沒說錯,是吧?朕可不傻,楊大學士在朝中人脈廣泛,聽說太後還派人跟他聯絡,平時他還會入宮見太後……尤其是朕不在京城這段時間。”

從朱厚照話中,沈溪聽出來了,朱厚照在京城布下的眼線不少,而且特別留意這方面的事情。

沈溪道:“此事也跟臣無關。”

朱厚照搖頭:“先生不想直接評價,朕便覺得有問題,本來楊大學士跟太後走得近一些,朕不會覺得怎樣,奈何他想當首輔,還直接跳過排位在他前面的梁大學士,這麽做就有點兒不識時務了。”

當皇帝用“不識時務”來評價一個人時,說明對此人已有偏見。

朱厚照道:“以朕看來,還是以原本順序,以梁大學士為首輔,如此就算朝中有人有意見,也得乖乖地憋著,因為朕正是遵守了他們一向推崇的規則和秩序,如果反對,就是打他們自己的臉。”

說完,朱厚照小心觀察沈溪的反應。

沈溪則行禮:“陛下有何決定,不必對臣說,臣對此並不關心。”

……

……

沈溪在朱厚照面前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模樣。

朱厚照覺得沈溪並不是沒有意見,只是在避忌什麽。

只有沈溪自己知道,他是真不關心誰來當首輔,因為他志不在朝堂紛爭,不管是楊廷和還是梁儲來當首輔,都不會對他形成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