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2/4頁)

小擰子怒視張苑,道:“張公公說的是什麽話,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啊,難道你沒看到陛下龍顏大怒?你有本事自己留在陛下跟前伺候,咱做奴才的非陛下貼心人,如何能做到讓陛下消氣?”

“那就要看是否有真本事啰!”

張苑仍舊說著風涼話。

小擰子不再跟張苑爭論,二人並肩而行的時間不長,出了奉天門眼看就要作別,各奔東西,小擰子突然問了一句:“陛下之前堅持不肯讓沈大人出征,為何現在突然改變主意了?”

張苑不屑道:“這有何好驚訝的?之前陛下也不知區區幾個毛賊,能在大明腹心地帶引起這麽大的禍害,派出的人一個個都沒什麽建樹,陛下難道會任由盜寇肆虐,威脅到京畿之地安穩?”

小擰子想了想,覺得張苑這番話並非虛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張苑再道:“其實你也知道,陛下當日出城藉田,正好碰到賊寇殺到京畿周邊地區,陛下回城後才得知情況,受到的驚嚇可不小,這應該是陛下改變初衷的主要原因。而在此之前,陛下一直不同意讓沈大人出馬……但現在賊人都殺到順天府來了,再不讓沈大人出兵,就怕以後再派沈大人去平叛,時間上來不及了!”

小擰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望了張苑一眼,道:“你倒是看得挺透徹。”

張苑笑道:“咱家到底在為陛下打理朝政,你當不會用心觀事嗎?小擰子,你也要學著點兒,多為陛下分憂啊。哈哈。”

說完,張苑得意而去,小擰子再次板起臉,顯然非常不爽。

……

……

永壽宮內,張太後正在會見高鳳。

高鳳彎著腰,將朱厚照跟沈亦兒大婚的準備情況詳細奏稟。

張太後聽了一耳朵,好奇地問道:“高公公,陛下回宮月余,可有跟皇後……多親近啊?”

高鳳一怔,心想:“這種事太後娘娘需要問我嗎?直接問皇後娘娘不就得了?”

高鳳俯身道:“老奴不知。”

張太後嘆了口氣,道:“陛下平時睡在乾清宮,跟坤寧宮就幾步路程,若他無意過去,你們這些當奴婢的該多提醒才是。”

“是,是。”

高鳳嘴上應著,心裏卻別提有多苦惱了,若是皇帝的舉動能由奴婢去規劃就好了,也不用現在這般疲於奔命。

張太後又道:“之前說要迎娶沈家小女進宮,修建宮殿之事也要趕緊落實了。聽說現在戶部有的是銀子,趕緊調撥一批過來,把宮中那些破舊的殿宇好好修繕一番,宮裏好久沒有新氣象了……哀家希望能早些抱上皇孫。”

……

……

張苑登門拜會沈溪。

傳達完朱厚照的意見後,沈溪領兵出征已呈箭在弦上之勢。

皇帝看起來禮重有加,但沈溪卻明白這只是一種表象,有些話就差明說了……若皇帝真要跟他商議,也不會不登門當面談,而只是找個人來,似模似樣要聽從他的意見,但實際上更像是來例行公事通知他一聲,讓他準備一下,收拾好東西,把手頭的工作安排下去,以便在三月底前踏上征程。

朱厚照跟沈亦兒的婚期已正式定了下來,乃是三月二十六。

沈家需要為這場婚事做足準備,不過更多是沈明鈞夫婦的府宅那邊在忙碌。

父母健在的情況下,謝韻兒這個長嫂幫不上什麽忙,只是派小玉幫忙打點,至於沈溪仍舊處於休沐狀態,不想在出征前回朝當差,皇帝在征調他出征這件事上覺得有所虧欠,也沒臉面非得拽他回朝幫忙處理朝務不可。

沈溪對於這次領兵出征倒沒多少抵觸情緒。

自從發現連陸完都沒法快速平息中原盜亂後,沈溪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穿越造成的蝴蝶效應。本來叛亂的盜匪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下去,誰知道這幾年地方官府大力推廣番薯和玉米,地窖裏全都是番薯,使得去年寒冬叛軍也沒餓死幾個人,到春天後四處劫掠一番,便搜刮到足夠的軍糧,這根歷史上的情況截然不同。

如此一來,沈溪不得不把親自披掛上陣平息叛亂之事提上議事日程,即便朱厚照不讓他出征,他也會親自跟朱厚照爭取……這會兒若他再沒表示,朝中的非議聲會越來越多,有馬文升、劉大夏這兩個前任兵部尚書親自領兵收復故土和平息叛亂的前車之鑒,他這個繼任者再不表示一下,恐怕朝野都會指責他的不是。

這也是身為朝臣的無奈。

你的能力太過顯著,表現太過耀眼,那你就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就是這個道理。別人會不自覺把一些本來不屬於你的事情強加到你身上,反而是那些碌碌無為之輩在朝中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