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4/4頁)

王瓊略一思索也就了然,繼而問道:“那是否派出人馬馳援?在下算計過城內兵馬,在保證基本守城的情況下,可以派出三萬兵馬馳援,掃清回延綏的障礙,如此可為沈尚書所部提供個安穩的後方,到時候兩岸攜手可從容制作浮橋,盡可能把河對面的兵馬接回來!”

王瓊把他的想法和盤托出,但神色間很不自信,問題就在於韃子在榆溪河南岸那一萬多騎兵。

謝遷坐下來,擡頭看著王瓊,問道:“德華,你的計劃是不錯,但你是否想過,這三萬步卒能否應對南岸韃子源源不斷的進攻?要是在接應任務沒達成前,咱們自身反倒潰敗,對於戰局有何影響?”

王瓊本身就對這個問題異常糾結,聞言眉頭緊皺,連連搖頭。

謝遷輕嘆:“還有個問題,韃靼兵馬已緊逼河岸,一旦之厚組織大軍分批回撤,韃靼人必定會趁機發起猛攻,到時軍中人心大亂,將士必然會哄搶過河的機會,到時候之厚就算再有本事,也回天無力。”

“但是……”

王瓊苦惱地道,“若不派出人馬,等於是坐視友軍遭受猛攻而置若罔聞,一旦沈尚書所部全軍覆沒,朝廷怪罪下來誰能承擔責任?”

謝遷搖頭道:“至少現在不是還沒失敗嗎?就算要派出援軍,至少要先保證城內安穩……韃靼現在正是兵鋒強盛的時候,這會兒派出人馬馳援,非但於戰局不利,救不回河對岸的人馬,反而可能會讓韃靼人趁虛而入,威脅關塞安穩,榆林衛城不容有失!”

王瓊還想說什麽,卻被謝遷伸手打斷。

謝遷道:“德華的心情,老夫能理解,但你要看清楚局勢……還是先看看情況吧。若是之厚能在河對岸打幾場漂亮的勝仗,把韃靼人的銳氣給磨去,還是有機會讓他全身而退,卻不是現在。如今咱們唯一能做的,便是把榆林衛城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