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3/4頁)

說到這裏,謝遷語重心長地道:“此役乃是陛下還有各路人馬未按照既定計劃行動到位,沈之厚失策在先,現在既然已出狀況,為何他不能拋棄輜重,分散突圍,逃回關內?若想平草原的話,以後不也有機會,非要在這種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強行開戰,讓三邊之地陷入險境!這西北邊民安危,誰來負責?”

王瓊無可奈何。

無論他所持態度如何,在出兵這件事上,必須要聽從謝遷的命令,因為謝遷是當朝首輔,在很多事情上擁有決定權,甚至關系到王瓊未來在朝廷的發展走向。

王瓊再有主見,也不可能跟沈溪一樣與謝遷對著幹。

所以當他明白謝遷不可能同意三邊配合沈溪用兵後,只能趕緊回去調查情報,以確定沈溪所部幾時能回來,隨時做好接應準備。

雲柳離開總督衙門,心情非常糟糕,但她有不敢有任何怠慢,因為沈溪還給她安排了別的任務。

“大人讓我在城內找尋舟楫等搭建浮橋的物資。”雲柳心中非常著急,“一時間去哪裏籌集?還需要民夫劃船到渡口鋪設浮橋……謝閣老只是說會幫忙,但似乎沒有具體落實到行動上,難道我要去見三邊總督王大人?”

雲柳心下為難,只能暫時返回榆林衛城的聯絡點歇息。

對於雲柳來說,延綏並不陌生,沈溪在這裏擔任過三邊總督,後來還以宣大總督的身份總領西北軍務,當時雲柳在榆林城幾乎可以橫著走,這次故地重遊,來到之前設下的秘密聯絡點,安排地方上的線人辦事。

當她抵達聯絡點後,發現熙兒也來了延綏。

“是大人讓你來了?”

雲柳此前非常迷茫,熙兒的到來讓她稍微安心了些,到底有個可以信任的姐妹在旁。

熙兒道:“是的,師姐,大人讓我來通知你一些事,說我們暫時不用回去,只需在延綏把他安排的事情做好便可。”

雲柳一聽便著急了:“這是什麽話?大人在北邊隨時可能遭遇戰事,我們應該留在大人身邊聽用才是!”

熙兒目光中透出一種難以理解的神色:“可這是大人親自對我說的,大人說了,讓我們把鋪設浮橋的船只準備好,但要記住在船上裝載火藥……別的事情不用我們管,大人嚴令禁止我們回去,說這邊的事情更重要。”

雲柳一頭霧水:“大人讓我們準備鋪設浮橋的船只,難道說大人……已確信謝閣老不會同意出兵?”

“不知道,師姐,大人沒對我說這些。”熙兒一臉迷惑。

如果是旁人說不知,雲柳還覺得可能是有意隱瞞,但熙兒這麽說,雲柳就絲毫不懷疑,就在於雲柳對熙兒完全信任,甚至不覺得熙兒有腦子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雲柳道:“大人找船只到榆溪河鋪橋我能理解,但在船上裝載火藥是什麽意思?難道大人想在渡河後,立即用炸藥把船只炸沉,讓蒙古人不能從容渡河,以此擺脫追兵?”

熙兒搖搖頭:“不知。”

雲柳顯得很著急:“除了這些,大人還有對你交待過別的什麽事情嗎?”

熙兒想了下,道:“大人倒是說如何可以找到船只,還說要是船不夠的話,可以拿他的書函去找王大人借調,說王大人一定會幫忙。”

雲柳道:“看來大人對這邊的事情了若指掌,那我就不用操心了……你還杵著做什麽?趕緊照大人的吩咐去辦事,情況危急,刻不容緩。”

……

……

就在雲柳和熙兒於延綏周邊籌備船只時,王瓊對此洞若觀火。

王瓊想出手幫忙,但沈溪既暫時沒求助於他,而謝遷那邊態度也不明朗,讓他不知該如何相幫。

“……大人,這些船只是否會給蒙古人渡河帶來方便?現在雖然不知道北關外到底有多少韃靼人,但就當前的情況……不時有韃靼騎兵前來襲擊,他們很可能會把船只劫走……”

已經到深夜,燭影搖曳,延綏副總兵侯勛在王瓊身邊稟奏,王瓊臉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好似在考慮什麽棘手的問題。

良久,王瓊才發問:“沈尚書派來的人,能在兩天內把船只籌措好?”

“這個……”

侯勛顯得很為難,“以目前的情況看,他們只能找到二三十條船,都是小型舟楫,難以順利鋪設浮橋,以沈尚書所部輜重數量……乘坐船只過河恐耗時良久。”

王瓊再問:“那現在延綏鎮能夠征調的所有船只是多少?”

侯勛回答:“大人是問軍中有多少船只?其實……並不多,之前幾次韃靼犯邊,因為榆溪河周邊堡壘距離榆林衛太遠,便把這些堡壘的兵馬撤回,尤其是在之前那次出兵失敗後……按照吳總兵吩咐,已把河上民用船只燒毀,即便現在從城內往外調……加上沈大人的人自行籌措的,大概也只有五六十條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