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好景常在(第3/4頁)

笑過之後,李鼎善又拿起精美竹筒包裝的茶葉,竹筒之上,刻有一首詩: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正是茶聖陸羽的六羨歌。

翻過竹筒,在底部有一個方印,方印刻了四個篆體小字——好景常在。

好景常在到底是誰家產業,李鼎善也不得而知。三年前離京之時,還沒有好景常在的出現,三年後的今天,好景常在橫空出世,從客棧、酒樓、茶肆到茶葉,天知道還涵蓋了別的什麽產業,完全就是氣貫長虹之勢。

以好景常在短短三年時間內便有如此布局,毫無疑問,好景常在的背後,除了有高人指點之外,還會有一個無比龐大的勢力在幕後推動。

“爹爹不許笑葭兒。”肖葭面紅過耳,知道被爹爹看出了心事,不由羞赧,“葭兒知道和夏祥並無可能,只是三年來朝夕相處,還是喜歡上了他。我也不想,可是又做不了主,人說女子艷若春花卻命賤如草,我卻是不信。女子怎麽了?女子也可以為自己活出一片天地。”

“說得也是。”李鼎善微微點頭,目光中有了贊許之色,“葭兒,爹爹也一向看好你的前景。雖然你是一介女子,但你不比大多男子差上半分。好景常在也是一個女子掌控的產業,你也未必不能和她一樣做出一番事業。”

肖葭一聽之下頓時喜出望外:“爹爹真的覺得我也可以富甲一方?”

“何止富甲一方,要富甲天下。”李鼎善並不是隨口一說寬慰肖葭,以他對肖葭的認知,他相信以肖葭的聰明,在商業發達的大夏成就一番事業,並非難事。

李鼎善再次打量了風格一致設計精美的茶杯茶壺和茶葉包裝,還有明顯是精心設計辨識度極高的好景常在的標識,心中愈發覺得好景常在的橫空出世似乎和當今聖上的病重有某種不為人所知的內在關聯。到底好景常在背後的力量是幾大王爺的哪一支?還是另有其人?他百思不得其解。

“小二……”肖葭悄然一笑,喚過店小二,“貴店的茶葉,多少錢一兩?”

小二年約十五六歲,雖是少年,卻皮膚黝黑個子高大,如黑塔一般,他態度恭敬地陪著笑臉:“客官,本店茶葉不對外出售,只供應在本店喝茶的客官。”

“倒是奇怪了……可否請貴店主人出來一見?”肖葭計上心頭,展顏一笑,“我想和她商討怎樣推廣好景常在品牌之事。”

“哧……”小二輕蔑地笑了,笑過之後才知失禮,忙又正色說道,“這位客官,我家主人平常不在上京,就算在,也輕易不會拋頭露面,就連當今三王爺想見她一面,也要先下拜貼,她見是不見,也得看心情。說到推廣好景常在品牌的事情,也不知道你是從哪裏覺得好景常在的品牌還需要推廣?這偌大的上京城,總共有多少家茶肆酒樓客棧你可知道?上京所有的茶肆酒樓客棧總數的三成都是好景常在的招牌,你又知不知道?客官,你要喝茶就請用心品茶,茶之道,在於心靜在於心平。”

不得了,好景常在的一個小二都如此能說會道,肖葭險些被對方夾槍帶棍的話嗆得啞口無言,不過她也不是好相與的人,也不立即反駁對方,而是慢條斯理地品了一口茶,才緩緩地說道:“初品之下,唇齒留香,應是好茶。回味之後,香氣殘留過短,稍縱即逝,若不是在炒制的過程中欠了火候,就是在采摘的時候天不作美,時辰不對。此茶算是一等好茶,但離特等,還差了一些。”

小二張了張嘴巴,仿佛喉嚨被什麽東西噎住了,想要反駁卻又無話可說,心中的震驚揮之不去。上次他也是無意中聽到主人談起今年新進的茶葉,品質稍有欠缺,是在采摘時遇到了連綿陰雨天氣,然後在炒制過程中所用的木材年份不夠,結果導致沒有達到特等品的標準。不過主人也強調了,除非頂級的品茶大師,否則一般顧客品嘗不出其中細微的差別。

在他看來,頂級的品茶大師要麽是如陸羽一般的茶聖,要麽是飄飄若仙的世外高人,最不濟也得是一個年過六旬滿頭白發一縷長須的老者,沒想到,一語道破今年新茶缺陷的人竟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子!

一個如此年輕的女子,怎會有如此高明的品茶之術?小二當下收起輕視之心,拱手一禮:“客官所言極是,受教了。”

肖葭也不謙虛,坦然接受了小二的一禮,拿起竹筒,翻轉過來:“好景常在的標識印在筒底,容易被人忽略,對招牌的推廣不利。且竹筒雖然雅致,卻並不精致,也不夠档次,不如用漆器包裝。在蓋子上面刻上‘好景’,在筒身上面刻上‘常在’,人大多都有喜歡歸置對稱的心理,蓋蓋子之時,喜歡上下對齊,如此一來,‘好景’對應‘常在’,久而久之,‘好景常在’便會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