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降維打擊

面對“唐”的橫空出世,無論是苦苦掙紮的其他國內自主品牌,還是開始感覺到市場壓力的合資品牌,都一致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即將迎來大淘汰時刻。

因為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唐”,已經成為新的市場標杆,將廣大消費者的審美能力和購買胃口大幅度提高。

更恐怖的是,中華集團還傳出來要繼續生產上一代經典“水滴漣漪”的經典款“唐”車型,將價格拉低至7-12萬區間,根本不給其他自主品牌活路。

要知道“水滴漣漪”的模具成本早已經收回,現在如果繼續生產的話,簡直就是產一輛賺一輛,就算賣到5萬塊依舊可以盈利。

兩代同堂的話,簡直就是市場收割機,開啟降維攻擊的“唐”銷量有望最高突破10萬輛單月。

為何要實現新舊兩代車型同時並存的策略呢?

一是為了應對合資品牌本土化的市場下沉壓力,將市場紅利盡量搶在自己手中。我得到的多了,你自然就少了,可以無形打擊競爭對手。

二是開啟洗牌之旅,中國的汽車品牌相對而言實在太多了,該是時候向寡頭集中了。

三是經過市場調研,消費者對“水滴漣漪”車型還是異常認可。通過小改款上市的話,有望繼續保持競爭優勢。

龍臉的“唐”確實非常好,但水滴漣漪的上一代“唐”也不差,至少跟其他自主品牌乃至合資品牌相比,依舊屬於同一水準。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龍臉“唐”足足領先了市場一代,但水滴漣漪“唐”依舊跟市場主流保持著同代水平,依舊具備極強的競爭力。

要說兩代同堂的策略還是中華集團向合資品牌尤其是大眾、豐田汽車學習的經驗,只要消費者認可那就是正常市場行為。畢竟價格到位的話,那只有一個回答,就是“真香”。

當然,這只是在特定時期的特殊市場營銷方式,並不會長期存在。

“唐”開始了經典款大門,那麽轎車經典款“秦”還會遠嗎?

本來還能在狹小的市場空間贏得一線生機,年銷量能保證有3萬輛左右就能苟延殘喘,但面對中華集團的降維打擊,其他中小車企的希望基本都破滅了。

曾經一樣跟中華集團從摩托車業務發家,然後轉軍汽車領域的力帆集團終於熬不住,宣布將在年底退出汽車市場,轉戰房地產市場,開始進入競爭相對沒那麽厲害的地產藍海。

造車辛辛苦苦一整年,還不如開發一個樓盤賺錢。

當年提出汽車要按斤賣的力帆,估計得倡議房子也得按重量計算出售。更神奇的是,當力帆宣布退出汽車轉戰房地產時,股價竟然漲停了。

因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擁有不下5萬家開發商,力帆地產進入的話好歹是A股上市公司,擁有一定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房地產行業沒有像中華集團這樣的造車巨無霸,可以讓新來者有很大的生存空間。

汽車這個市場,實在玩不過中華集團。據估計現在如果要新進入汽車行業的話,沒有100億的資本實力不要敲門。就算敲了門,也得做好血本無歸的準備。

在這樣寒意逼人的冬天,抱團取暖就成為了生存下去的首選。

一汽、東風和長安汽車三大國有集團組建了國家隊聯盟,但除了一開始的三板斧之外,好像又沒有了動靜,繼續進入各自為戰狀態。在完全競爭的汽車市場,依靠行政之手整合,最終還是被市場之手排斥。

反倒是安淮省的奇瑞和江淮汽車,終於在地方政府強力推動下,合二為一組建了新的奇瑞江淮汽車集團。

新公司號稱總資產超千億,員工人數突破5萬人,將形成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拳頭支柱,共同撐起安淮省的汽車工業。

不過股市對此卻並不看好,反而上市的江淮汽車一復盤就下跌超過6%,表明投資者對這兩大弱弱結合的地方車企未來並不看好。

最關鍵是奇瑞和江淮汽車已經連續多年沒有自己的主打產品,跟中華集團這樣的市場標杆相比,實在找不到任何亮點。

重金打造的觀致汽車卻極力撇清跟奇瑞的關系,以國際合資品牌自居,銷售網絡也是重新搭建,仿佛真的沒有半點中國血統存在。

這樣謎一般的市場操作,實在讓人看不懂。

當年那支敢打敢拼想盡辦法上項目的奇瑞鐵軍,已經演變為臃腫失去激情得過且過的撞鐘和尚,優秀的人才紛紛離開,不再敢為天下先。

自主品牌之中稍微拿得出手的表現,就是上汽公布了榮威950,長城發布了H8,以及長安汽車公布了CS35和逸動。

榮威950得到了通用汽車的大力支持,直接將君越外殼拿了過來套用打上了榮威品牌。在中華集團這樣強大競爭對手的壓力下,通用汽車開始武裝中國合資夥伴,打算以本土化入鄉隨俗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