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劃上市

國家級認可的特等獎,給中華集團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榮譽,以及價值萬金的超級影響力。

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中華集團形成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頭部效應,在民企圈內完成贏家通吃狀態下,還能跨界跟國企爭奪資源時足以分到一杯羹。

所有資源之中,最關鍵的就是政策和資金,尤其是貨真價實充當硬通貨的貸款是眾多企業渴望的甘霖。

4萬億救市大放水背景下,源源不斷的嶄新人民幣從印鈔廠生產線下來,然後迅速流入到嗷嗷待哺的企業中去。在這塊超級大蛋糕面前,眾多國企成為超級贏家,他們幾乎將所有糕點都端到了自己盤子裏,留給廣大民營企業的只有一些殘羹冷炙。

由於擁有政府背書信用,銀行根本不擔心國企們借錢不會還,就算產生壞賬,各級政府也會前來兜底,一旦追究放貸責任人力度相比也輕松得多。跟貸款給民營企業要承擔的風險相比,國企們可謂是優質客戶,以一抵十是常態,一家大國企貸款收益相當於一百家小微民企總和,基於經濟人理性選擇,自然資金就源源不斷輸送給了諸多國企。

就算韓皓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為民營企業呼喊,民企在跟國企的貸款資金競爭之中,除了房地產這個特殊行業之外,其余都大大處於下風。

央企在上一個10年已經逐漸整合完畢,這次輪到地方國企在4萬億背景下開啟新的重組整合運動。利用龐大的銀行貸款資金,各地政府紛紛使出大招,開始整合旗下國企,形成超級大國企,力爭進入500強這個榜單。

在政府牽頭下,眾多性質相近以及產業鏈一體的國有企業被強制整合著大集團,猶如鋼鐵、煤礦、化工等行業瞬間冒出諸多全國乃至世界500強企業,他們大都是地方國企整合的新生兒。就連汽車行業,並購也開始蠢蠢欲動,上汽、廣汽等地方國企開始跨地區兼並。

跟這些大而不強的新勢力國企爭奪資源時,中華集團明顯不落下風,憑借出眾的實力獲得諸多銀行支持。

就在特等獎頒下來不久,韓皓期盼已久的60億芯片發展貸款正式獲得批復,這個被他寄予厚望的新業務迎來了及時雨。

中華集團負債率已經達到歷史新高,在汽車行業連續的並購和投資已經耗費巨額資金,加上韓皓還大舉進軍芯片、奶制品、房地產、互聯網等額外多元產業,讓銀行對其高風險產生了疑慮。

幸好國家一定程度上替中華集團站台,讓銀行們顧慮抵消不少,加上財務官尹慶勛的出色運作,讓貸款能源源不斷流入。

以中華集團在江州工廠固定資產抵押,獲得競購路虎和沃爾沃的貸款資金,將兩大品牌收入囊下。收購這兩大巨頭之後再將其資產抵押,獲得新的貸款用來在國外投資建廠。隨後再將國外工廠抵押,獲得新的一輪貸款資金繼續投資……

如此“抵押——貸款——再抵押——再貸款”循環反復,足夠以一部分資產撬起天量資金進行再投資,短期內滾動式發展將中華集團變得越來越龐大。

這只是尹慶勛的一部分財務運作範例,具體資金調配是一個復雜工程,用以支撐起中華集團在全球的擴張。

當然,必須得保證收入要大於產出,也就是並購資產收益能夠覆蓋貸款利息,不然的話這個吹泡泡遊戲總有一天會崩盤。

幸好韓皓的眼光不錯,投資的企業收益回報率挺不錯,尤其能支撐起公司股價,讓他能進行正向的資本運作。

好比當年抄底買入的徐工集團和格力電器,現在股價已經翻了倍,光是從公司獲得的分紅就已經回了本。更別提它們還跟中華集團的汽車業務形成了協同效應,特種工程車和車載空調業務都大放光芒,帶動股價進一步上漲。

如果路虎和沃爾沃能發展良好,美國工廠能夠迅速成為中華集團進入北美市場的橋頭堡的話,那麽這些投資都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回報,足以覆蓋當前的資金成本。

當前路虎和沃爾沃依舊需要中華集團不斷輸血,主要就是投入巨額的研發和運營資金,預計年逾10億美金以上。如果加上興建中國總部和工廠的資金在內,未來5年時間中華集團要準備100億美金以上用來發展兩大豪華品牌。

巨額的資金需求連華人首富韓皓也感到吃力,跟位於港府的李首富相比,韓皓的底蘊還是差了不少。不過他有額外的優勢就是背靠內地,可以依靠強大的中國政府,而李首富已經蛻變成為了“李家城”,在固守港府之外變身全球公民。

韓皓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就算國外投資收益也盡量轉回國內;而李首富卻將資產轉移到歐美國家攻城拔寨完成全球化,兩者之間開啟了不同的道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