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挺身而出(上)(第2/3頁)

甚至在碼頭還出現了針對中國商品貨櫃的打砸,還有不少華人店鋪遭遇到不明身份人士的破壞。

這次由中國汽車碰撞測試不合格引發出針對中國商品的抵制浪潮,給中歐正常貿易蒙上了一層陰影。

正是在這樣風口浪尖下,韓皓乘坐專機前往德國,為中華集團也為中國制造來正名。

首先,中華集團要求E-NCAP盡快公布“宋”的碰撞成績,以此來堵住洶湧澎湃針對中國汽車質量的質疑。

跟ADAC相比,E-NCAP的影響力更大,只要他們如實公布成績,證明“宋”通過碰撞測試,至少可以證明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並非一無所成,還是有足以信賴之處。

很不幸,面對整個歐洲針對中國商品的討伐,E-NCAP保持了沉默。他們以碰撞數據還需要調整統計為由,拒絕了提前公布的請求。

可能面對群情激憤的輿論,E-NCAP並不想參與到漩渦之中,又或者他們有著其他考量不願出面,總之韓皓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幫助。

其次,對不經調查便把中華集團納入碰撞不合格企業內進行大肆報道的媒體,韓皓請了律師團向他們發出律師函,要求他們更改報道並道歉,不然到當地法庭起訴他們,要求巨額賠償。

“該花的錢就花,不能老是習慣忍氣吞聲被人欺負,法治社會一切靠證據說話,失實報道對中華集團產生了很大負面影響,我可不會當做沒看到。”

韓皓打算運用當地的法律遊戲規則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近些年以反傾銷和侵犯知識產權為名,許多中國企業在歐洲遭遇到處罰和批評。他們大多都默默順從接受,並未敢發出自己的聲音來抗辯。

這次針對中國汽車的批評,當事人江鈴和華晨都窩在國內忍氣吞聲,更加助長了歐洲媒體的大肆負面報道。

因為不敢出面應對,會被視為是心虛的表現。

但這一次,中華集團可不是軟柿子,在確定進軍歐洲戰略時,韓皓就特意針對歐洲的遊戲規則進行了調查研究,做了應對一些突發情況的預案,沒想到如此之快就派上用場。

果然那些罵得最兇的媒體在接到律師函後,聲音一下子小了許多,但他們依舊在觀望,並不肯出面道歉承認錯誤。

他們沒想到這個從未聽說過名字的中國企業,竟然敢在歐洲跟他們堂堂正正對壘,並不如他們設想中好欺負。

於是暫時使出拖字訣方針,先看情況進展如何再做打算。

再次,針對歐洲的輿論危機,韓皓打算直接到歐洲媒體上對話澄清,為中華集團也為中國汽車業發聲,更為中國制造來正名。

他特意找人聯系德國影響力最大的電視台,主動要求進行訪談,在電視上回擊針對中國汽車的質疑。

這可是絕佳的題材,在大家一致討伐中國汽車質量時,竟然有中國人敢於出面對質,對方身份還是中國內地首富,電視台得知此事後如獲至寶。

不用推測,現場直播當天肯定收視率會爆表。

為了表明自己對旗下產品有信心,韓皓主動提出把訪談現場放在ADAC的碰撞現場,在節目中現場直播對“宋”進行新一輪碰撞試驗。

既然一切事由是從ADAC這裏開始,韓皓也希望在這塊碰撞場地上結束這場針對中國汽車的鬧劇。

“我可以很熟悉說出‘宋’的任何一項指標,全世界內我屬於對其最了解的幾個人之一。

無論‘宋’在地球上哪一間實驗室進行碰撞,我敢以自己的名譽為其背書,它絕對不會掉鏈子。”

面對有人擔心直播會出現意外,韓皓卻並不在意,因為“宋”一直遵循歐洲最高安全標準打造設計,也許它一直等待著今天的這個機會。

當“宋”將在ADAC重新碰撞,並且韓皓將親自出面為其站台的消息公布後,整個歐洲的媒體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他們更多是一幅看熱鬧隨時準備落井下石的態度。

“以我對中國汽車的了解,他們國內還沒有碰撞標準。這次挑戰歐洲標準,就好比小學生要直接做大學生的題目,最終結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如果碰撞結果失敗,我都不敢想象中國人將會以何種方式離開歐洲!說不準,我們再次看到中國汽車出現在歐洲,估計得一百年之後了!”

“中國有句古諺語叫做夜郎自大,我真的很擔心這位中國首富在不久之後會成為國家罪人,因為他的自大把中國商品形象推向了深淵!”

……

各種嘲笑和輕視紛至沓來,鋪天蓋地的壓力足以把人擊垮。

但中華集團並不為所動,在電視台鏡頭以及公正下,跟ADAC在進口銷售的“宋”中隨機挑選了2輛車,為最終測試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