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起跑線

當一汽並購春蘭汽車項目受挫之際,中華集團在武江市的投資計劃也被國家發改委打了回來。

理由非常簡單,就是為了避免汽車產能過剩和投資過熱,即日起國家對新建設項目實行嚴格審批,原則上不再批準設立新建汽車企業和異地設立分廠的項目。如果真要新建或設立分廠,必須在兼並現有汽車生產企業的基礎上運行。

這條規定一直都存在,但以前執行並不嚴格,許多項目都可以先辦後審,形式上走個過場。

但進入下半年以來,各地對汽車業投資的意向再次火熱,許多方案紛紛報送國家發改委等待審批。一控就死一放就漲的常態再次顯現,去年宏觀調控後迎來報復性反彈效果。

中國擁有100多家汽車整車廠,是全球最多的國家,但具備一定競爭力上規模的企業不到10家,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還是零。

在這樣大背景下,發改委決心嚴管中國的汽車產業規劃,原則上不再批復新項目,一律就地消化原有資源。

武江項目可是被韓皓寄予厚望的分基地,將來會承擔類似第二個江州基地規模的大工廠。首期設計規模就高達30萬輛,整體規劃儲備產能超過百萬輛。

這樣大手筆的投資計劃,武江市也給以大量優惠政策扶持,給了大片土地並且組織市政規劃對接。

按照雙方簽訂的計劃,30萬輛產能中,優先上馬一期12萬輛生產線,預計在2006年下半年就能實現出車目標。

現在工地早已經是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各項工作在有條不紊推進之中,沒想到報送上去的項目卻被發改委喊停。

按照發改委的新規,中華集團在武江市開設分廠的項目,必須拿到位於當地鄂北省的汽車生產資質後才能過審。如果中華集團拿在浙海省獲得的資質上報,將會被認為是不符合條件。

一時之間,那些有資質的僵屍車企又獲得了升值,新建或異地分廠都必須再次拿到一張屬地出生證明。

為了殺雞儆猴,表示自己管控汽車行業的決心,國家發改委專門挑選了勢頭最盛的中華集團,作為新政的首秀。

“國家支持大型工業企業進行並購重組,提高生產集中度,進行產業升級。國內汽車行業散亂小的狀況依舊,我們希望能從此刻開始,出台規劃來整合國內上百家汽車生產企業。

五根手指只有合在一起才能發力成拳,形成威懾力。期待能從汽車行業開始,我們國家的工業開始升級之路。”

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國家發改委的官員特意強調道。

作為政府部門來說,雖然中華集團發展得很不錯,但他們依舊希望像一汽、東風、上汽這樣的國有三大企業能夠齊頭並進,成為能跟國際汽車巨頭抗爭的力量。

美、日、德等汽車強國,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的汽車企業數量基本在3家左右,自然中國也不會例外。在中煙草、中石化、中移動等超級國企開始為國家貢獻源源不斷的稅收後,用國有力量組建超級國企巨頭成為國家高層的一種思路方向。

此次汽車新政的嚴格執行,實際上是為了國有汽車企業服務,甚至可以說是為三大國內巨頭而打造。

選擇中華集團為對象執行,實際上是為三大國有車企敲醒警鐘,或者說是給了他們一個強烈的信號。

假如三大巨頭合並成為一個企業,中國將隨即擁有銷量達到300萬輛的超級汽車企業,足以擠進全球前十強。

當然,這只是某些官員的一種假設,依靠行政命令強行推進的話,很容易形成無法有效整合,產生大而不強的虛胖巨頭。

更何況,三大汽車企業本身也不願意合並,現在大家勢力均等,誰也無法吃掉誰,誰也不會服氣誰!

要實現目標,必須依賴市場化手段,同時輔助行政命令才可能實現。其中市場化手段是關鍵,誰能脫穎而出壯大,誰就能獲得國家支持來吞並其他企業,進而號令天下。

在當前,一汽、上汽、東風,還有後來居上的中華集團,在國家層面看來,大家都基本完成乘用車、商用車的布局,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位置。但論國家偏愛程度,中華集團因為所有制性質問題排在最後。

此次國家發改委就汽車新政發聲,實際上是為各大汽車企業劃定了新的起跑線,一聲槍響後就看誰能率先拉開身位。

在賽跑過程中,那些實力較弱跑到半途倒下的車企,將會成為國家整合汽車資源的犧牲品,要麽關停,要麽被四大巨頭吃掉。

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擡頭看路。

國家對汽車行業的新思路自然很快傳導到韓皓的辦公桌上,從大環境說國家扶持國有大企業的方向不變,同等條件下中華集團會吃虧,但依舊有一些機會。